2023/12/31 石夢谷 縱走 阿里山
◆◆台南市永青山岳協會◆◆
搭乘接駁車,四點由永康出發,經豐山,抵石夢谷下方的停車場,溪畔有座四角涼亭
(06:30)整裝就緒後,先沿著水泥車道往上走,經行豐吊橋岔路取直上,右切新登山口,之字爬升
接上舊步道,原步道因坍方而封閉,就地取孟宗竹圍起柵欄
石夢谷步道位於塔山北麓,冬天的太陽,照射在嘉南雲峰附近的山稜上
(07:30)爬升近400公尺,抵1.2K的仙夢園,昔日人聲鼎沸,今已沈寂深鎖,因有涼亭、廁所,仍是石夢谷步道上,重要的休息站
廁所旁的高大青楓,葉色正轉橙紅,極為艷麗吸睛
突出於步道的巨石,很像瓦拉米步道上的鯊魚岩
沿著山壁繞行的步道,建置完善的護欄及石階
2.5K岔路口,左右兩線皆可到達石夢谷,左線經情人谷瀑布,取右線之字往上
崩落的巨岩,架出三角狀的石洞,步道從石洞中穿行
繞行山谷,步道經過懸崖上方,由對面眺望,看似驚險
岩盤上相當濕滑,戰戰兢兢的通過,一旁可是垂落的懸崖,要不是有石樁護欄,肯定會萬分驚險
峭崖邊上的紅楓,樹形蒼勁,絕色風華,孤傲的伸展於空谷之巔
眺望石鼓盤溪右岸的絕壁層理,後方稜線為鹿屈山
看到光滑的寬谷河床,就知道石夢谷到了
(08:40)石夢谷3.5K,海拔1700公尺,谷側圍上紅色護欄,雖是夢幻景緻,卻也暗藏危機
看著緩淺的流水,傾瀉在不可知的盡頭,這片如溜滑梯般的水道,是石夢谷獨特的地質景觀
亦步亦趨的腳踏石樁,橫渡石夢谷,再由谷側乾燥石壁往上走
順著石樁直行,谷側見杜鵑林,接上2.5K岔路上來的左線步道,可O型環走石夢谷一圈
石夢谷綿延700公尺,砂岩河床受溪流經年的沖刷,形成平坦光滑的大石盤,並有壺穴產生
佈滿松蘿、苔蘚的森林,林相雜亂,幽森潮濕
魔法森林裡,異常的潮濕,苔蘚被覆的地面,走過不容易留下痕跡,要小心認路
沿溪谷上行,被流水侵蝕的砂岩層,下切出一道深谷狹溝,整片森林似乎就緊貼在巨大的石盤上
穿越魔法森林後開始陡升,進入阿里山林場伐木區,隨處可見檜木頭被山老鼠肢解,鋸成的方塊木料,棄置在森林中
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,石夢谷步道封閉長達6年,山老鼠更加無所顧忌,森林裡的檜木樹頭,幾乎都成了覬覦下手的對象
塔山北麓蘊藏豐富的檜木材,在伐木的年代裡,壯碩的巨木都倒下,森林裡已再無大樹
盤根錯節的根系,密密麻麻的交疊著
併生在樹頭上的兩棵樹,像孿生兄弟一般,竟然是一杉一檜?
(10:00)樹中樹奇景,中空的老檜木長出新檜木,千年的軀殼硬是被山老鼠切啃開來
在中空樹洞孕育長大的新生檜木,已直插雲霄,還好沒遭毒手
檜木頭騰出了生長空間,並提供養分孕育種子,小檜木安然的樹頭上發芽成長
憑吊這些巨大樹頭,昔日宏偉壯碩、英挺聳直的檜木,該是多麼叫人難以想像!
珍貴的大檜木,在鯨吞蠶食下,早已體無完膚,空氣中卻仍飄散著檜木芳香
由石夢谷再爬升600公尺,終於站上稜肩開闊地,接下來的步道明顯寬平,可以看出是條林道
看到鑿穿的山凹路,才晃然明白這是大瀧溪線的鐵路林道,塔山北麓的檜木就是由這條鐵道載運出去的
佈滿落石的林道崩坍嚴重,其間最艱難的繞路,要先急下切再橫攀窄稜,後有危險的大跨距拉繩,緊貼岩壁,踏點甚窄
大瀧溪線廢棄的年代甚早,原有的鐵道設施或許是移到別處使用,完全不見任何的鐵道遺跡
(11:50)由石夢谷走上來,大瀧溪線鑿穿三處山洞,在第一個山洞前休息午餐,山洞裡有好多落石
過第二個山洞,洞口前的路基塌陷,步徑貼著山壁繞過,回望山洞可看穿另一頭
第一山洞長而有曲度,完全不見透光,點亮頭燈走入漆黑的山洞裡
原來山洞的另一頭,被一堵厚牆給遮蔽了,難怪會暗無天日
沿著牆邊的窄縫走出洞口,這才明白,原來是在山洞裡蓋了一間水泥屋
越過乾溪溝,小獨木橋邊放著一根鐵軌充當扶手,這是唯一見到的鐵道遺跡
台灣紅榨槭抖落一身楓葉,鋪覆在林道上
走出芒草叢,見男女廁所,沿著鐵道走到塔山車站月台
(12:15)塔山月台在2008年曾重新整理過,眠月線鐵道目前是阿里山森林遊樂區裡的公開祕境,好多年輕人會來此祕境搭帳露營
眠山線2號隧道,全長414公尺,是眠山線最長的隧道,裡頭漆黑又多積水,頭燈再度派上用場,中段有崩塌,需爬過土石堆
出隧道,雲霧籠罩阿里山,在一片蔥鬱的森林中,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的建築群,格外醒目,阿里山車站位於上方處
受鎮宮與阿里山賓館,盡在雲霧飄渺間
眠山線1號隧道,長99.1公尺,出隧道口馬上進入第2明隧道
明隧道的主體結構相當堅實,鐵道設施也都完整如初
由明隧道眺望遠山,二萬坪山、平遮那山,及芙蓉山、大凍山連稜,都在視野裡
而在芙蓉山的後面,尤能見到台南的大棟山和嘉義的凍子頂山稜線
仰頭猛見聳峙的巉岩,一棵紅楓襯托著岩壁的峻峭
眠月線鐵路,在第一、二明隧道間,有段靜謐的自然風貌
在第一明隧道裡,鐵道旁的平坦腹地,意外成為宿營地,不必餐風露宿,還能擁有開闊的視野
八八風災引發大量的土石崩滑,硬是切斷第一明隧道,造成鐵道路基全毁,鋼筋扭曲變形
崖壁小徑是僅存的通道,中間還有一段陷落,一下一上間充滿驚險,還好有打上鎖鍊,釘上踏環,最後再鑽回明隧道裡
通過險厄的崩壁,在明隧道另一頭,至少有50人在排隊等候通過崩壁
(12:40)回望第一明隧道,崩陷段剛好位在轉折點,眠月線因天災的損毁而走入歷史,卻反而吸引大批的山友前來朝聖
沿著眠月線鐵道行走,享受森林浴、吸收芬多精,杉林高大,空氣清新,路線單一,沒有坡度,不少父母帶著小孩前來健行
(13:00)俯瞰大塔山登山口的木棧平台,眠月線鐵道在左側,需翻越護欄才能進到右側的塔山步道來
十字分道是祝山線和眠月線的分岔點,因有阿里山火車行駛中,並未開放行人通行,行走鐵道除需留意火車動態外,還可能吃上罰單
塔山步道經高架木橋下姊妹潭,步道和鐵道間有仿木欄杆區隔開來
蓊鬱筆直的杉林,綠意盈野、充滿療癒,拾級而上的步階,即是塔山步道
(13:00)出塔山步道口,先經妹潭,樸實無華,清明幽靜,樹影倒映潭中
姊潭,平波如鏡,遊人如織,茅草覆頂的湖心雙亭,更是攝影的焦點
四姊妹樹,被砍伐的樹頭上,同時長出四棵新檜木,果真是姊妹情深
到受鎮宮合掌頂禮後,沿木棧道往上走,橫跨野溪的「舟之橋」,要從上方俯瞰才能看出小舟的造形
經阿里山賓館,走森之道,可眺望眠月線第二明隧道、一號隧道間已成路基的9號橋,路基下有弧形橋拱的造型
在員工宿舍區前,可以清楚的眺望眠月線明隧道全長,其間的崩陷段,上方土石非常不穩定,要特別小心落石
眺望塔山山系,壯闊巍峨,絕壁雄險,塔山在雲霧中露出山頭來
緋寒櫻已搶先在枝頭上怒放,是阿里山地區最早綻放的山櫻花
(14:30)走出大門,轉運站前觀賞塔山奇岩,是遊客留影的首站,塔山節理層次分明,是阿里山最醒目的山景
下加油站停車場,路旁的楓香,在低溫的催促下,由綠轉紅中,色彩繽紛,楓葉翩翩 !
後記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