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/4/8 都蘭山
都蘭山 標高1,190公尺 一等三角點 小百岳
我的路線:
步道停車場 ↹ 普悠瑪祭台 ↹ 1,144峰 ↹ 鞍部 ↹ 都蘭山
清早,離開台東民宿,直奔都蘭山,在天后宮前買早點,順道參拜天上聖母,祈求登山順利平安。
(07:20)
沿台11線北上,經富岡、加路蘭,在郡界150.3K左轉產業道路,岔路口有一方「都蘭山」碑石。
(07:40)****** 步道停車場 *****
產業道路開到底(約4.2公里),抵都蘭山步道停車場,停車場約莫半個籃球場大小。不久,有二輛中巴載著山友上山,看來今天的都蘭山步道會很熱鬧。
都蘭山步道牌坊,由林務局建造的入口意象,造形典雅簡約,由安山岩堆砌而成。
(07:45)
入口處的步道,是寛敞的土石產業道路,起伏不大,緩升而上,調整呼吸,行經幾座木板橋。
經芭蕉林,步道明顯縮窄,尚且平坦好走。
台灣及己,四片葉子簇生於莖頂,也叫做「四葉蓮」。花是沒有花萼、花瓣的穗狀花序。
(08:10)
兩顆巨石排列成天然隘口,穿越兩石中間的步徑,即是陡上的開端。
轉角處,有一瞭望點,都蘭鼻的海岬突出於太平洋。
瞭望點的空間侷限,為避免意外,崖邊圍起竹柵欄。
台灣排香,沒有香味,花冠黃色,單朵腋生,朝下綻放,花柄甚長,喜潮濕地。
攀繩而上,步道上密佈大小卵石,及粗細樹根。
(08:20)
都蘭山步道,全長3.8K,里程樁每0.25K立有一樁。
步道旁的巨石岩塊
岩塊上樹根盤踞,步道陡直濕滑,攀爬困難。
早田氏蛇根草,葉基歪斜,葉片狹長,葉脈突起,花萼上具瘤狀物,生長在闊葉林底層。
長葉杜鵑蘭,花莖細長,萼片及側瓣紫紅色,唇瓣黃色,如一盞盞時尚夜燈,喜潮濕闊葉林地。
(08:25)
上稜處,西側有展望,俯瞰鹿野鄉的縱谷平原,卑南溪向南流淌。此地風勢強勁,無法久留,快步前進,免得著涼。
同蕊草,白色漿果,透明狀。
川上氏堇菜,為台灣菫菜的變種,葉形差異在於:三角狀心形,先端銳尖,葉長略大於葉寬。
沿著稜線而行,林木茂盛,步徑緩升,擺脫悶熱濕黏,倒覺舒爽愜意。
原始林裡,古樹參天,蒼翠挺拔,密生蕨類,生機盎然。
申跋,佛焰花序,外被白色條紋,先端卷曲。喜生陰濕環境,全株皆毒。
金石榴,盤踞步道邊坡,葉緣細鋸齒,花梗泛紅,繁花靚眼,花瓣四枚,白色素雅。
(09:00)****** 普悠瑪祭台 *****
2.3K處,海拔 1,130 公尺,有一片平臺,以倒木當椅,是中途休息的好處所。
巨石堆上,寫著「普悠瑪」,供著幾瓶的米酒,是卑南族在聖山上的祭台,稱之「普悠瑪祭台」。
祭台四周林森祕奇,薄霧裡帶有幾分神祕氛圍,此地距離三角點還有1.5K,續往聖山前進。
再次走入參天巨木的森林,蟬鳥鳴唱,曲徑通幽,是最舒適的森林浴步道。
巨石岩牆,高聳疊峙,步道倚著石牆腳下切而過。
火紅杜鵑,枝條橫空,朵朵紅妝,點綴步道。
(09:20)****** 1,144峰 *****
從樹稍間隙眺望,都蘭山的山形渾圓,形似富士山,曾有「台東富士山」的稱號。
好不容易爬到1,144峰頂,才見著都蘭山,步道隨即轉為陡下切。
鞍部也是一道瘦稜,往前的岩稜斜壁,路徑似乎已斷,轉為下切繞行。
在鞍部上,可以俯瞰整個都蘭地區,都蘭村是個阿美族的大聚落,巍峨聳立的都蘭山,自然也是阿美族人景仰的聖山。
久旱不雨,步道卻依舊濕滑泥濘,都蘭山常年籠罩在雲霧中,所以卑南族認為都蘭山是祖靈居住的處所。
都蘭山步道,難有乾爽季節,霧雨常年的浸潤,步道總是滑溜,這個時節或許已是都蘭山的乾季了。
菱葉衛矛,小枝方形平滑,葉略顯菱形,花朵腋生,花瓣四枚粉橘,具紅色花盤。
伏牛花,小灌木,對生的長銳刺,牛隻自然不敢造次,花冠白色長漏斗狀。
步道旁矗立著大巨岩,並不影響通行,純粹欣賞裸岩之美。
走在濕度飽合的森林裡,芳草萋萋,青蔥蓊鬱,上上下下的走過幾架鐵梯。
稜線上,林木蒼鬱,古樹參天,景色渾然天成,令人讚嘆!
上陡梯,雖然沒幾階,卻讓人心怯,梯面濕滑,謹慎為上。
(09:40)
巉岩危壁硬是卡在稜線上,只能依勢下切繞過。
陽光突然露臉,灑落斑駁,在林木森森裡,追逐光影,充滿生趣。
虯根盤結的步道,最難通行,找好踏點,抓牢拉繩,步步為營,方可避免滑倒。
都蘭山美景,唾手可得,悠遊林間,漫步祕境,身心自得,享受芬多精的洗禮。
(10:00)****** 都蘭山 *****
都蘭山,海拔1,190公尺,一等三角點,有一木牌,目前僅以石塊堆壘固定。山頭並無視野,加上登山者眾,喧嚷吵雜,沒有立足之處,拍照後隨即折返。
台灣寶鐸花,葉具短柄,莖多分枝,花冠筒淺黃色,花被片先端帶紅色斑點。
斯氏懸鉤子,單葉攀緣,枝條懸垂,不規則鋸齒緣,花梗和花苞佈滿紅色腺毛,花瓣五片白色。
狹葉七葉一枝花,葉近無柄,黃褐色細長如絲的花瓣,通常長於上層綠色的葉化萼片。
都蘭山果然霧氣濕重,林稍掛滿松蘿,樹幹包覆苔蘚,是附生植物的天地。
回到巉岩危壁,崖邊山徑窄小無法錯身,可得多禮讓。
步道旁的大巨岩,回程時突然覺得它像一顆大饅頭,可能是我肚子餓了!
步道些許泥濘,不急不徐的走,避開遊人如織的三角點,靜謐如斯的步道最是享受。
過鞍部,回望都蘭山,綿延山稜是通往「聖山」的朝聖之路。
(10:56)
回普悠瑪祭台廣場,一直都有山友在此停留,是步道上重要的休息站。
藤花椒,攀緣藤本,奇數羽狀複葉,枝條、葉軸具銳刺,圓錐花序,頂生或腋生。
椒草,葉輪生,密生絨毛,穗狀花序向上,頂生或腋生,喜陰濕環境。
原始森林,濃蔭蔽日,草木滋長,繁盛鬱密。
巒大冷清草(闊葉樓梯草),是潮濕環境裡的優勢植被,走讀台灣山林最常遇見。
寶島羊耳蒜,葉片3~4片,小花淡綠帶紅暈,花萼、花瓣皆反捲,喜溫暖潮濕且遮蔭的森林底層。
墨綠指柱蘭(琉球指柱蘭),小型地生蘭,植株高5~9公分,肉質根莖似蓮藕,花極小,朝同一側開放,萼片合生成筒狀。
(11:40)
回巨石隘口,一旁的警告標示真的不容忽視,若遇到即將上山的山友,我也要提醒「小心濕滑」。
闊葉林裡,台灣獼猴對我發出不懷好意的警戒聲,彷彿入侵了牠的地盤,其實我只是路過,別生氣了。
下至寛廣的土石產業道路,看到0.25K的里程樁,出口就快到了。
(12:00)
回到步道停車場,完成都蘭山之行,今天上山的山友不少,停車場已停滿了車輛。一旁有原民風的瞭望臺,可瞭望都蘭山和太平洋。
驅車下山,路途中有不錯的展望,停車眺望海景,杉原海水浴場,加路蘭海岸及小丘。
蘭嶼胡桐,花苞與花瓣的象牙白,搭配金黃色雄蕊,美觀吸睛,種植在產業道路旁,意外的賞花之旅。
(12:25)
為了找尋東都南崗山的三角點,意外的進入岔路,一間殘破的土埆厝,在歲月的洪流搖搖欲墜,四周的芒草才剛割除,差一點就會像東都南崗山的三角點掩沒在芒草叢裡。
在土埆厝的產業道路上,仰望都蘭山,我看見了微笑鞍部。
途中,另有一塊奇異怪石,沉積岩的紋理密集,被保留在產業道路旁。
下到加路蘭休憩站,換換衣服,上上廁所,聽聽海風,再次回望都蘭山,這時已籠罩在雲霧裡!
後記:
1.都蘭山是阿美族和卑南族的聖山,山腰上的普悠瑪祭台是原住民祭拜之所,其中「普悠瑪」取自卑南族語有「團結」之意。
2.都蘭山受到太平洋水氣的影響,終年雲霧繚繞,午後容易起霧下雨,記得準備雨具、手套,最好能穿著雨鞋。
3.海岸三雄:新港山,海拔1,682公尺;都蘭山,海拔1,190公尺;八里灣山,海拔924公尺。
4.都蘭山一直都是螞蝗的天堂,由於天氣得宜,螞蝗並未出沒,真是幸運,還是要帶小鹽包上山,來對付螞蝗大軍。
5.此行發現的蘭科植物有:長葉杜鵑蘭、蘭 寶島羊耳蒜、琉球指柱蘭、闊葉根節蘭、黃花鶴頂蘭。
6.都蘭,阿美族語,是石塊堆積之處,都蘭山也是阿美族人信仰的聖山,曾經也是寶石的原鄉。
7.都蘭山位於台東縣東河鄉,是海岸山脈南段最高峰。
我的足跡:
延伸網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