◆◆台南縣永青山岳協會◆◆
三通嶺 又名大坑尾山 海拔473公尺 二等三角點
我的路線:
大興善寺 ↹ 三通嶺 ↹ 挑炭古道 ↹ 五色鳥活力村
↑↓
五月雪步道 ↹ 大坑尾
前言:
沿著苗38鄉道,經過銅鑼茶廠,不久即抵九華山大興善寺,停車場裡早已停放多輛遊覽車,都是來九華山朝山禮佛的信徒,我們卻是要前往三通嶺登山健行,純屬異類。
(08:00)
擴音器傳來聲聲佛號,油然肅穆;大理石上雋刻著醒世法語,自覺內省。
沿著苗38鄉道前行,路旁茶園風光旖妮,令人心曠神怡。
(08:10)
行約500公尺,道路急右彎,我們循著白背芒邊的紅土路續行。
紅土路的盡頭,向左鑽進芒草叢,裡頭別有洞天,一條雨蝕溝步徑,兩旁密佈林木,開啟今天的卵石路程。
卵石遍佈,容易滑動,下至山凹,再努力往上爬。
離開步徑,循產業道路右行。
正在施工中的高壓電塔基座,產業道路可能是為了便利電塔施工而開闢。
離開產業道路,再次走入郊野小徑,路況大致良好,準備上稜。
隨著腳步登高,瞭望通霄鄉野風光,遠處可見一獨立平頂的山丘。
步徑在山嶺稜線間,一側是傾斜緩坡,另一側則是直落懸崖。
山嶺稜線,氣流湧動,搭起三床吊床,享受涼快舒活,看似逍遙卻也險象環生。
步徑直接穿越芒萁叢,陡上的土坡,沒有樹根可踩踏、沒有枝條可抓握,得需費點力氣,回程下坡可能更難走。
(09:10)
登上嶺頂,景觀豁然開朗,步道平坦寛敞。
桂花沿著步道種植,花開時節的桂花香,肯定令人神清氣爽。
經過竹林後,就到三通嶺了。
(09:15)
山友亭,提供山友休息用餐,另有寛廣的林蔭草地,也很適合團休,辦個團康活動也可以,這是三通嶺的好風光。
三通嶺又名大坑尾山,海拔473公尺,二等三角點,編號1099,早年是通霄和三義間,重要的聯絡孔道,由苗栗縣三叉河登山會立牌。
基石前方另有一塊碑石,正面寫著「三通嶺」,背面刻著「清淨大地」。
(09:30)
稍事休息後,背包卸放,沿西側卵石步階往下。
透空處可眺望通霄電廠的大煙囪,及海岸線。
侵蝕嚴重的坡地,出露礫石層,由於發達的根系,礫石免於崩落。
大落差的陡下,步道上空架起幾條繩索,宛若電車線,供大家抓握。
(09:45)
下至柏油路,指標寫著挑炭古道,剛剛走過的步徑原來就是挑炭古道的一段。
這山區附近經營了幾間民宿、休閒農場,這個季節的遊客似乎不多。
我們朝著五色鳥活力村的方向走去。
道路下方,規畫有涼亭、水池,草木扶疏,環境幽雅,空氣清新,涼爽宜人。
通霄福至興臨園區的遊客服務中心,今日除了廁所開放外,販賣部並沒有營業。
在茄苳樹下的平臺搖椅上休息,或在石桌椅處泡茶聊天,都很好消磨時光。
遊客中心旁還有小木屋,及高架木棧平臺,園區裡樟樹林蔭,木屋旁清幽雅緻。
法國秋海棠,葉背紅褐色,花色紅艷,全年開花,是觀賞價值極高的秋海棠。
椬梧,小枝下垂,葉倒卵形,葉背銀白,綴有褐色斑點,花白下垂,庭園美化常見。
燈籠辣椒(風鈴辣椒),果實像小風鈴,適合觀賞,紅熟可食,辣中帶甜,口感香脆。
(10:05)
踏著前人的步伐,走在挑炭古道,遙想懷舊歲月,挑夫挑著薪炭踏上卵石階,行至三通嶺休息,再走向三義火車站,路程艱辛。
古道兩旁盡是九節木實生苗,幾乎佔據了整條古道。
九節木,枝條明顯多節,秋冬結果,漿果圓形,熟時由綠轉黃後變紅色,色彩繽紛,低海拔林蔭下的常綠灌木。
跨過乾雨溝,溝底佈滿卵石,這些就是鋪設古道,就地取材的卵石。
充滿古意的卵石步道,還是完好如初。先民運用智慧,無需鋼筋水泥,就能抵抗天災的破壞。
步徑由大卵石鋪排而成,卵石一顆捱著一顆,緊靠在一起,特別的牢固,不怕雨水沖刷。
拎壁龍(風不動),著生岩壁或樹幹,以氣生根匍匐攀爬,漿果圓形,成熟時由綠轉白,潔白如珍珠。
柯氏雞屎樹,葉片狹小,萼片深裂幾近基部,全株密被直毛,果藍色,分布於低海拔山區。
(10:40)
回到嶺頂,山友亭裡傳來歡笑聲,隊友們早已開懷享用食物,這是一趟輕鬆自在的路程。
相思林地好休息,嶺頂平台夠風光,或坐或臥皆舒坦,三通嶺上真逍遙。
西側崖邊展望良好,觀看丘陵起伏,眺望通霄海岸。可惜霧霾太重,籠罩在陰天裡。
(11:30)
看到有些山友從基點邊的步道下山,由於時間餘裕,乃前往一探。
南向步道(五月雪步道),平坦好走,土路步徑,林蔭遮天,涼爽舒服。
三通嶺與大坑尾的分道指標,直行續往大坑尾。
出現鐵絲圍籬,裡頭有一渡假別墅,沿著圍籬邊續行。
(11:50)
步道出私人莊園,名為自在森林,立有告示牌,「私人住宅,請勿進入」。
步道轉為車道,續行往下,兩旁列植桂花樹,高達2公尺。
(12:00)
走出大馬路,接苗48鄉道,這裡隸屬三義鄉,公所立牌警告,「登山步道禁止越野車進入」。
五月雪步道的入口處,有個小聚落也就是大坑尾,蠻有綠色隧道的FU。
太平洋榲桲,別名莎梨,成熟果實由綠轉黃,為熱帶果樹,取未熟果醃漬,煮湯風味亦佳。
五月雪步道,回程時,才發現沿途有不少的油桐樹,每年五月油桐花飄落,宛如下雪,這步道可就熱鬧了。
回到自在森林,左側的步道是通往三通嶺的卵石路,這一段卵石鋪的特別寛。
沿著圍籬上行,走進相思林裡,林木高聳,綠蔭茂密。
中途有一段小Y岔,左往上,右往下,終將再會合。
經過高壓電塔,為通霄銅中線038,附近大頭茶花掉落滿地。
眺望早上走過的挑炭古道,兩山之間是一塊大陷落地,直逼三通嶺西崖。裸露的山壁,多紅土礫石層。
(12:20)
回到三通嶺,碰巧有越野機車騎了上來。
陸續有更多越野機車上來,聽說這個機車隊也是三通嶺的常客。
把三通嶺的空間讓給越野機車,把山友亭的座位留給機車騎士,我們原路下山。
嶺邊岔路,改走右側桂花步徑,迂迴而下,避開芒萁陡坡。
粉黃纓絨花,歸化物種,葉基戟狀抱莖,花色淡黃,嶺頂常群聚生長。
步徑旁可見私人宅院農舍,隱密在深山之中。
這條路徑雖寛大好走,然而還是有機會遇到陡坡,小心翼翼的側身而下。
林木密集蓊鬱,蕨類高大茂密,山林一片清新翠綠。
大樹上綁著一串廢輪胎,不知用途?爬樹鍛錬身體嗎?
接上來程的十字岔路,右轉卵石步徑。
呂宋莢迷,熟果紅色,鳥類喜食,與紅子莢蒾的差別在於,小枝及葉片被毛。
高壓電塔,由底下經過,幾年後,這裡會高壓電塔林立。
新闢建的產業道路,毁了不少林木。
假含羞草,花朵黃色,莖枝常帶紅色色澤,葉形與含羞草相近,但碰觸並不會閉合。
左側小徑,綁有步條,在此離開產業道路。
菝葜,又名山歸來,莖木質,有鉤刺,枝具稜,之字形彎曲,漿果紅色球形。
巨大的相思樹倒木,放在山崖邊,充當臨時休息椅。
又一座高壓電塔的基座,基座坡面已做好水土保持。
旁邊有一座流籠,應是因應修建電塔,為運送物料建材而搭設。
步道上的芒萁很強勢,只要是開闊地,馬上就長成一大片。除之不盡。
紅圓翅鍬形蟲,正在穿越步道,讓牠優先。
西側可以俯瞰飛牛牧場的歐式房舍,和青青草地。
南勢溪蜿蜒在山丘間,由通霄電廠旁出海。
不少二葉松已在此開花結果,地面堆滿松針。
(13:45)
走出步徑,看見一塊綠底的工程告示牌。
走近瞧瞧,是台電的輸變電工程,預計在通霄到上坪間裝設九座電塔,目前尚未開始施工。
這條紅土路原來就是台電工程的施工道路。
白背芒旁的紅土台地,怪手正在整地做水土保持,或許是要擴增茶區。
茶園裡有幾棵高大的油茶樹,在山區的步徑旁也時有發現,可能都是原生的油茶。
沿著苗38鄉道往回走,旁邊是窄小的原舊鄉道。
(14:00)
進入大興善寺的朝山路,在平整的碎石路整隊集結,三步一拜,口誦佛號,虔誠的朝九華山禮佛。
回到停車場,外圍擺放許多巨岩,是大興善寺造景石材。
換新衣物,整肅儀容,既然有緣至此,也該去朝拜朝拜,向佛頂禮。
大興善寺山門前的獨角獅,是鎮寺寶獸,在台灣寺宇中並不多見。
進了山門,廣場中立牌提醒大家,「佛像請勿攝影」。
寺前的棚架裡有師姊在奉茶,今天供應酸梅湯,用鐵碗盛了一碗解渴,酸甜好滋味。
寺裡供奉三寶佛,禮佛後,前往後山參觀,植有許多造型龍柏,中有一巨岩,是鎮寺石。
有一座假山,山上仙鶴悠鳴,偃柏鋪滿山坡,以盆栽造景,綠意盎然。
山門右側是木觀音大悲堂,這木觀音是寺裡的顯靈聖蹟,記載頗為傳神。
今天的行程遊刃有餘,卻多了份虔淨的心,久聞九華山聖名,今天意外因緣來到聖地,自然心靈也就跟著淨化沈澱。車過銅鑼九湖村,此刻杭菊處處繁開,如雪花般的迷人,坐在車裡看花,無緣就近觀賞。
後記:
1.銅鑼茶廠,隸屬台灣農林公司,標榜自然農法、有機栽種,茶園面積占地41公頃,有機認證茶園3公頃,主要特產為東方美人茶、綠茶、蜜香紅茶。
2.三義鄉原稱「三叉河」,源出於打哪叭溪、打木溪、大坑溪三河交叉會流,故名之。民國九年改稱「三叉」,光復後因「義」之簡体字與「叉」相似,故改稱「三義」。
3.由五月雪步道入口,順苗48鄉道而下約1.3公里,可抵三通嶺的挑夫意象亭,再循挑炭古道回到三通嶺,可繞O形一圈。
4.九華山大興善寺位於銅鑼九湖村,環境清幽,香火鼎盛,主祀三寶佛(釋迦牟尼佛、藥師佛及阿彌陀佛),寺中供應平安麵、佛茶、大悲水,普濟眾生。由於聖蹟相傳,威名遠播,上九華山朝山祈福的信眾絡繹於途。
5.銅鑼杭菊,每年11月上旬即是開花採收的時節,有白色與黃色的杭菊花海,交錯輝映,賞心悅目。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的杭菊花季,九湖村是最佳的賞杭菊據點。
6.三通嶺位於三義、通霄交界,是挑炭古道的中途休息站。挑炭古道全長5公里,從通霄的福興山區通到三通嶺,再經由三義大坑、石坑,抵三義火車站。
我的足跡:
Google地圖:
參考資料:
延伸網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