◆◆台南縣永青山岳協會◆◆
三角湖山 標高885公尺 森林三角點
向天湖山 標高1,225公尺 森林三角點 小百岳
光天高山 標高1,223公尺
我的路線:
向天湖停車場 → 三角湖山 → 向天湖山 → 光天高山 → 向天湖停車場
前言:
車過南庄大橋,左轉進入苗21鄉道,途經東河不久,取右側岔路續行,約行6公里的蜿蜒山路,方抵向天湖停車場。
(08:30)
沿著商店街往裡走,攤販正在準備,竹編的洗手間,外形素雅,內部卻髒亂,蠻煞風景的。
陽光和煦,穿透柳杉林,照耀著向天湖盆地。
養蜂的店家,擺著蜂箱展示,煙燻壺裡,冒出濃濃的白煙。
展示的苦茶籽,現榨苦茶油,是現在正夯的健康食用油。
商店街的盡頭,朝左側水泥路走去,柳杉林夾道,途經瞭望台。
沒多久,在右側杉林中,即可看到登山口,沿步道走,通過木橋,開始上山,途經桂竹林。
隊伍停頓下來,有個急陡坡,需靠攀繩。
步徑從臺灣杉造林間扶搖直上,一口氣直抵稜線。
(09:00)
上到稜線岔,左往三角湖山,右往向天湖山,先取左行,登三角湖山。
「遊客止步」的警語,意思是三角湖山禁止通行嗎?
台灣杉,枝條平展,葉鑿刺狀,堅硬刺人,毬果橢圓形,長約1公分。
順尾稜先下再上,即抵三角湖山,很容易到達,由於林木茂密,沒什麼展望,拍個照,隨即回頭往向天湖山。
途中有個險徑,僅用步條接綁成警戒線,是一處危機點,別靠警戒線太近,一不小心就會踩空,滑落深谷中。
回到稜線岔,俯看剛剛上稜的陡坡,這個陡坡,下去也不簡單。
稜線岔,也是光天高山(環湖段)3號救援樁的位置。
南投菝葜,葉基出三脈,莖綠色,木質化,平滑無刺 ,未熟果呈現淺藍紫色。。
小葉赤楠,新春之際,新葉會呈現鮮紅色,成熟的漿果為紫黑色,可生食,常見於台灣低海拔山區稜線。
芒萁步道,嫩芽具褐色毛,為一回羽狀深裂,喜歡成群生長在開闊的向陽地,稍不清理,很快就會掩沒路徑。
杉木,葉披針形,呈扁平的鐮刀狀,堅硬刺人,毬果球狀錐形,長約3~5公分。
新栽植的臺灣杉,正生機盎然的伸展枝葉,枝葉鑿形銳尖,走在步道上,得與臺灣杉近距離的接觸,被扎刺的很不舒服。
林務局總算有遠見,改以臺灣杉造林,「台灣杉」是全球唯一以「台灣」當屬名的植物,可見其地位之崇高與獨特,期待這片台灣杉,能在向天湖畔長大成林。
這片臺灣杉約有3公尺高,透空處尚可瞧見停車場,卻已看不到向天湖。
蔓芒萁,嫩芽綠色,光滑無毛,最末回羽片為二回羽狀深裂,像蝴蝶標本。
稜線東側是連續的峭壁斷崖,稜線上頭密佈樹林,遮掩了險峻的峭壁,可瞧見突出於崖邊的巨大岩塊。
在稜線上俯瞰苗21鄉道的石壁部落,大東河繞個大彎,形成石壁峽谷,從石壁部落仰望,應可欣賞這片連綿壯闊的峭壁。
透空的林隙,可眺望東面的連綿山巒,應是「鵝-鳥-大-比」(鵝公髻山、鳥嘴山、大窩山、比林山)之山峰連稜。
大丁黃,又稱疏花衛矛,常綠灌木。花瓣淡紅色,蒴果倒錐形,熟果紅色。
稜線附近的闊葉林裡,步道旁盡是大丁黃的幼株群生。
循稜一路向南,步道穿行在闊葉林中,稜線上空氣清新自然,氣候涼爽宜人,精神倍感舒暢。
鬼桫欏,二回羽狀複葉,老葉宿存,形成樹裙;葉柄光滑無刺,樹林底層的陰濕環境裡,成林生長。
光天高山(環湖段)8號救援樁,展望良好,風光明媚,遠山含笑。
1015峰觀景點,站在懸崖邊眺望,裸露的峭壁向南延伸。
目光停滯在單面山形的向天湖山,後頭另一座尖聳的山峰就是苗栗的名山~加里山。
臨崖而行,幸好有大片的樹林,熱風陣陣由山谷吹上稜線,更能感受森林裡的涼爽愜意。
四、五棵柳杉椡木,意味著即將步入柳杉純林了。
離開稜線,進入柳杉林,先下切再上攀。
柳杉林裡的光天高山(環湖段)14號救援樁。
看看這些粗壯筆直的柳杉,栽植應該有一段時間了。
柳杉林,雖然是樹種單調的人造林,卻已是台灣森林裡不可或缺的一環,很適合森林健行,也是最容易親近的森林浴場。
姑婆芋,常伴隨著柳杉林生長,著生在樹林底層。
接上向天湖山岔路,右岔可回向天湖停車場,取左行,前往向天湖山。
姑婆芋、闊葉樓梯草、冷清草,組合成綠色大軍,覆蓋著森林底層。
臺灣馬藍,莖、葉密被粗毛,萼片大致等長,主要分布於台灣北部,這個山區裡並不多見。
往向天湖山的步徑是連續攀升的陡坡,「登山平安」的救援編號305告示牌,主要是說山區有蛇出沒,請大家不要慌張。
全緣卷柏,低海拔常見的地生蕨類,多生長在森林邊緣,柄狀部有稀疏的小葉著生。
溪頭秋海棠,葉歪圓形,疏齒緣,葉柄及莖富含水份,稍酸,可作為野外求生植物。
黃杞,球狀堅果有著三裂黃色膜質果翅,成熟時會四處飄散,全株有毒,刮傷表皮會呈現黃色,為廣泛分布的落葉大喬木。
上稜,光天高山段5號救援樁,這些救援樁編號實在有點小複雜,我被搞混了。
(11:36)
抵向天湖山。小百岳編號#032,山頂無展望但舒爽,腹地適中宜小休。光天高山段6號救援樁。有路徑通往加里山,只是長路漫漫。
原路下山,會看到醒目的指標,箭頭向左,往光天高山。
這棵步條樹也太顯眼了,所有的步條全綁在一塊兒。
林間有一片寛廣的空地,比起向天湖山的山頂,這裡更適合團體休息野餐。
這裡的柳杉似乎種得特別密集,細弱株特別多。
一路緩坡,從容而下,步徑多蕨類,茂密而掩路。
十字岔路口,取直行往光天高山,出現岩稜路,樹根全裸露在岩石表層,踩著樹根往上爬。
巨大的岩塊,陡直難登,有拉繩可助力上攀,再努力一點,就可以休息了。
(12:15)
抵光天高山,海拔高度與向天湖山差不多,山頂的基石已遺失,山頭腹地還算寛敞,可容下一個團體,大家悠閒的在此享用午餐。
山頭西側有視野,朝西南眺望,總算看到群山環繞的向天湖盆地,今天環湖已繞行大半圈,全然看不見向天湖的踪跡。
賽夏族民俗文物館是向天湖醒目的地標建築,湖東有怪手在開挖。這個季節的向天湖,水位明顯下降,湖面積縮小大半,拱橋之一側,呈乾涸狀態。
(13:00)
休息夠了,準備返回向天湖停車場,先下岩稜,岩體陡峭,小心慢行。
十字岔路口,走O形,回向天湖停車場要取左,急下切,步徑不是很明顯,綁有一串步條指路,再循水管路腰繞而下。
圓果冷水麻,小灌木,喜歡陰濕環境,離基3出脈,葉中脈凸起,在此也佔有一席之地。
事實上,闊葉樓梯草,才是這裡的霸王草。
高落差的斜降坡,拉繩才下得去,有預感回程路,似乎不太好走。
步徑如滑梯般的狂斜而下,若遇雨天可要暗中叫苦。
驚險的乾溪岩壁,全靠上頭的支點支撐,要從左側擺盪到右側,這個陡斜壁,雖不寛,卻令人怯步,可以說是今日路線的挑戰點,幸好沒有下雨。
再回到廣袤的綠色森林,隊友已在林間深處,距離我好遠好遠,看到嗎?
此時陽光灑落林間,整個森林閃亮,綠色葉片耀眼,充滿芬多精的美好。
步道旁,零星出現了幾顆巨岩,像是森林裡的龍珠,步徑也充斥著許多碎石及濕階,不大好走。
台灣秋海棠,葉歪披針形,背面紫紅色或淡綠色,葉互生,有長柄,葉片兩側極不對稱。
(14:20)
接回向天湖山的岔路,不過標示是寫著光天高山,或許這條步徑比較安全好走,不像我們走的那條有陡坡、險壁,間有晃石、苔階。
岔路口是農墾果園,步道左側列植櫻花,右側的油茶樹,充當果園的圍籬。
(14:30)
光天高山的登山口,一排綠色超大水塔,供給向天湖部落的民生用水。
離開登山口,沿著產業道路往下,左轉進入向天湖部落。
部落裡寧靜而少見住民,倒是遊客閒散漫行,特別恬靜慢活。
高梁泡,蔓性灌木,花頂生圓錐花序,果實球形小而多。熟果橙紅,可食及釀酒用,見於路旁邊坡。
五指茄,全株有毛,並具銳刺,花瓣紫色,熟果金黃,外形像五個手指頭,造型奇特可愛具觀賞價值,然而果實有毒。
「竹屋」,是部落發展協會的會館,也是向天湖部落的讀書館。
白柚,果實香甜多汁,然而這棵白柚的果實卻掉落滿地,可想而知,一定不怎麼可口,純觀賞用。
薏苡,種籽由綠色,轉變成褐、白、黑、黃,灰,各種不同顏色,經特殊處理後,即是食用的薏仁,種子圓潤堅硬有光澤亦是工藝串珠的材料。
韮蘭,葉線形扁平似韭菜,多年生球根植物,每逢雨後就開花,花色粉紅,喇叭狀,有「風雨蘭」之稱。
鋸成一截截的木材,不知是當薪火柴燒,還是可當香菇段木?
路旁種了幾株楓香,午後的陽光,慵懶的灑進向天湖盆地,走在山村小路,步調不自覺的慢了下來。
仰望山區,高高的山頭,是今天造訪過的向天湖山和光天高山。
(14:50)
回到停車場,商店裡販售著原住民的特產,馬告蛋和小米酒,買了一顆馬告蛋嚐嚐,不需有太多的期待。
在停車場就可仰望早上走過的台灣杉造林區,像支精良的部隊,整齊的排列在山坡上。
樹番茄,原產南美洲安地斯山脈的外來種,性喜冷涼,忌高溫多濕,風味甜中帶酸,嚐起來有百香果與蕃茄的混合體。
換掉衣褲,到向天湖畔走走,遊人如織,可惜向天湖湖面縮水,荷花花季已過,有點意興闌珊,到商店街消費,點了一杯蜂蜜檸檬,原來「純蜂蜜」風味也不過爾爾,還差一點喝不完!
後記:
1.台灣好行向天湖線,由南庄發車直抵向天湖。
2.向天湖是賽夏族矮靈祭主要的南祭場,矮靈祭每二年舉行一次,祭典固定於11月底。
3.向天湖的環湖步道,走一圈約20分鐘。陽明山國家公園有向天池。此外,台北縣深坑鄉也有向天湖,只不過是地名而非湖名。
4.台灣有三個向天湖山:苗栗南庄向天湖山,海拔1225公尺。新竹五峰向天湖山,海拔1147公尺。新北新店向天湖山,海拔678公尺。
我的足跡:
Google地圖:
參考資料:
延伸網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