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路線:
石碇登山口 → 石厝民宅 → 西帽子岩 → 炙子頭山 → 筆架山 → 二格山鞍部 → 草湳橋
(07:50)
遊覽車下石碇交流道,左轉進入縣道106乙,經石碇區公所,在石碇淡蘭藝文館下車。
我們在公車亭附近等候台北的丟腳筋登山隊前來會合,今天將由丟腳筋登山隊帶領我們,一同攀登筆架連峰。
棧道上遍插國旗,烏塗溪溪水清澈,魚兒悠游,幾隻鴨子在溪裡閒散划水。烏塗溪步道沿著左岸修築,今天好像有越野賽活動,選手們三三兩兩的跑過烏塗溪步道。
丟腳筋登山隊的隊友,搭乘666公車分批來到,我們先沿著淡蘭古道,往石碇國小集合。
(08:20)
石碇國小,校舍呈L形,中間的大操場是學童的活動場所,假日的廁所不對外開放。
校門口的集順廟,後方臨溪畔有公廁,我們先在廟前集合,合照後再出發。
一行人聲勢浩大,穿越巷弄民宅,往石碇登山口前進。
金花石蒜,在石碇溪畔的花圃裡,居民種植了一排金花石蒜,在盛花期,吸引了大家的目光,佇足拍照。
一家賣青草茶的店,在店裡現場熬煮,順手買了一瓶50元,放在背包一側,上山口渴時當飲料喝。
沿著石碇西街再往前走一段,在國道5號的高架橋柱下方集結。
左側有一岔路,指示著筆架連峰登山步道,這裡就是石碇端登山口。
(08:30)
進入步道,馬上感受林蔭的涼意,步道旁是一條溪澗,飄散著濃郁的野薑花清香,聞之令人神清氣爽。
經土地公廟,過水泥橋,步道轉右。
踏著古樸的石階,頗有古道的意境。
開闊的農墾坡地,除了綠竹欉外,目前好像休耕,聽任雜草橫生。
野草叢裡的積水容器,有許多卵泡附著在塑膠桶緣,好像是樹蛙來產卵。
亂石堆裡亂中有序,步道融入在亂石堆裡。參加50K跑山賽的越野選手,一身輕裝,正要翻越筆架連峰。
雨溝裡的水窪池,蓄積山泉,儲水備用。
(08:50)
山麓前有一戶民宅,老伯熱切的招呼路過山友,在庭院裡備有茶水,提供山友解渴,真是佛心來著。這戶沒有馬路到達的宅院,過著簡約的山居生活,世居於此已第五代,我們在此作短暫的休息,洗洗手、喝喝水、聊聊天。
沿著石厝旁的石階往後走,樹上綁了不少步條。
這棟石厝的屋頂重新翻修過,大致還能保有古樸的原貌。
細葉金午時花,屋主刻意種於屋後,是民間常用的清熱解毒藥草。
由山麓要爬上稜線,山徑原始,林蔭遮天,空氣潮濕,樹杈間多山蘇。一路攀升,路程艱辛,有些路段並不好走,隊伍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,只能耐心等候。
今天的隊伍,兩隊山友合計69人,可以說整條山徑都是〝自己人〞,偶有插花者路過,就是50K越野賽的選手,我們多禮讓,給選手們先行超前,不過在這種陡上坡地形想要跑山,應該是有所困難,我們還是給通過的選手熱情的加油、打氣。
(09:20)
上稜,汗水淋漓,微風徐來,當風歇涼,特感舒暢。石碇消防分隊在樹上綁有1號救援樁。附近山露兜聚生。
筆架連峰是北部出名的岩稜地形,不時需手腳並用,繞行岩壁,攀越岩頂,所謂的山不轉路轉,幾乎整個路程都處於上下起伏的狀態。
巨石當前,先迂迴下繞,再攀爬回稜。
鑿岩當階,攀繩登岩,在稜線上可清楚的俯瞰國道5號蜿蜒在群山之中。
筆架山步道的里程樁,箭頭前往炙子頭山。
林密而無風,悶熱的感覺,愈來愈嚴重,整個人悶得很不舒服。
岩稜步道本來就不好走,但是悶熱才是今日行程的原罪,汗如雨下,全身濕透。
大斜壁,得從斜壁底緣經過,再攀繩回到稜線。
岩稜好展望,景觀絕佳,回望群峰,黃帝殿鋸齒狀的連稜,峰峰相連。眺望明媚風光,精神為之一振。
國道5號穿行在山巒腰際,最後隱沒進烏塗隧道裡。
瘦窄而裸露的岩稜,望之生畏。
早上啟登的石碇端筆架連峰登山口,就在高架的國道5號的下方。
在南港山後,台北101大樓也探出頂來,遠方的七星山隱約可見。
2號救援樁,領隊說要到5號救援樁,才是午休點,好像路途還很漫長。
台北101大樓,這明顯的地標,一直都在稜線的右側,還可看到台北盆地的水泥叢林。
岩稜步道,兩旁長滿了灌木叢,遮擋了險峻的峭壁,就不覺得危險,空中還是拉起一條繩索,以策安全。
西帽子岩前端的巨岩峭壁,順著拉繩,從旁繞過,意興闌珊,沒有登上岩頂的打算。
(10:20)
西帽子岩,標高480公尺,由下仰望,但見兩塊巨石依偎,架空成人字形,形成鏤空的岩洞,看似壯觀卻是危岩,山友則戲稱為「接吻石」。
大峭壁,危崖邊上還長著一棵粗大的五葉松,大樹幹和大巨岩間就是步道。岩壁上釘有繩索,緊貼峭壁而行。
炙子頭山還有2200公尺?這個指標好像不大對勁?還是我解讀錯誤,不加採信,這會打擊意志力。細想25分鐘怎可能走2200公尺?
雙扇蕨,在岩壁成群蔓生,族群驚人,像二支破扇合而為一,葉和主脈都呈現二分岔狀。
(10:50)
炙子頭山,標高523公尺,在休息長椅邊上有一顆圖根點。
隊友們沿著步道就地休息,由於空間不大,略顯擁擠。
炙子頭山,是連峰路上腹地最大的休息點,也是5號救援樁的位置,隊友呈帶狀分布。
說實在的,炙子頭山並不吸引人,平頂無登高的感覺,密林中無展望又不透風。今天的我,熱到沒有食慾,只想吃點水果解渴。全身濕漉漉的,應該可以擠出一瓶水來。
在下切通往烏月山的岔路口,可從林隙間再次看到台北101大樓,以及近處深坑區的高樓。
(12:10)
休息夠久了,準備繼續前進,可愛的丟腳筋登山隊隊友,苦中作樂,熱情有餘,兩兩成對,架高登山杖,列隊歡迎我們。
在7號救援樁的岔路口,我們有點跟丟,逕往右側山徑走,正途是該往二格山的方向攀登才對。
後半段的路程,比前半段還不好走,落差起伏更大,時而下切,忽又攀上,大走M形。
小山頭林立,就這樣上下盤旋迂迴,如果前半段路是小波濤,那後半段路程就是大海浪了。
(13:50)
筆架山本身就是一座M形雙峰,我們先抵筆架鞍部下背包,鞍部傾斜,稜脊狹礙,先在稜脊上短暫停休。雙峰分別有小徑登頂,小徑陡狹,岩頂窄迫,造成嚴重的阻塞,大家輪流上去拍張照就該下來,才不會擔誤大家的時間。
580公尺的裸岩峰,岩體裸滑,寸草不生,立足在危岩之巔,驚險而刺激,有一條粗繩索,釘鎖在岩塊裡,是唯一的抓握工具。
登高望眺,有360度的環景視野,令人心情舒暢而開懷,雖然危崖聳立,不過這也是筆架山最吸睛的地方。
順著岩稜的走向望去,細數連綿起伏的山峰,就是今天走過的岩稜連峰。
回到筆架鞍部,反方向前往海拔585公尺的支柱峰。
支柱峰,立有一根支柱,支柱傾斜掛著筆架山的名牌,沒有基點,視野較差,可以眺望險峻的裸岩峰。
再次回到筆架鞍部,趕緊背起裝備,續往二格山的方向前進,由於排隊登峰,耽擱了不少時間,現在大家都走光了,有點壓力。
有隊友招呼我回望筆架山,從這個角度看,果然是像極了筆架。一座山有攣生雙峰,也算是特殊。
續走岩稜之路,中午吃不下,漸漸發覺動力耗弱,不免要報怨岩稜何其多,害我得上上下下,左左右右一刻也不得閒。
在山壁旁架起一道鐵梯,是對於走過無數岩稜的禮遇嗎?竟然在最後一道關卡上給了這麼大的方便。
下到二格山鞍部,是一處寛廣的休息區,置放多張的長椅,也是10號救援樁的位置。
二格山鞍部著名的綠豆湯呢?這個時候真的需要來一碗冰涼的綠豆湯,沒賣綠豆湯有點小失落。
往上續走二格山,並不在此行程的路線內。我們往右側岔路下山。再遇岔路,右往猴山岳,取左往下。
一路下切,地形景觀和上山時雷同,森林茂密,樹杈處掛滿山蘇,地面覆蓋綠色植被。
(15:20)
走出森林,柏油路右往天南宮,阿柔洋產業道路出深坑,取左行,路面上用粉筆畫上箭頭指示。再步行1公里,才會到草湳橋,彎道處,廢棄工寮旁有水源,可先在此梳洗。
草湳大榕樹,有二間流動廁所,大榕樹下有人在此泡茶聊天,飲水都已喝光,趁機要了一些茶水。
經草楠福德宮,即抵草湳橋,丟腳筋登山隊隊友在此等候公車,我們就此道別,感恩有你們同行,咱們後會有期。
原本我們也得搭棕15或貓空左線公車下山,因公車常客滿,時間也晚了,剛好這一趟的行程,加開了一部小車,驊哥聯絡小車上草湳橋來接駁,遊覽車已在政大校門口等候多時,不便久停,登上大巴,換上乾衣物,冷氣吹來,整個人頓時舒爽,不知不覺進入夢鄉。
後記:
1.筆架連峰、皇帝殿、五寮尖並稱為北部三大岩場。若要比較三大岩場,筆架連峰的驚險程度及視野展望,實不及五寮尖,但〝操〞人的程度,筆架連峰則有過之而無不及。皇帝殿目前還沒機會一試。
2.二格山鞍部,有條產業道路可通北宜公路的栳寮,之前曾有商人在此搭亭子,載運綠豆湯上來販賣,在山友的口中的綠豆湯涼亭就是指這個二格山鞍部。所以這裡也是登筆架山及二格山最近的登山口。
3.筆架山到二格山鞍部前有一段岔路,往上是高繞路,直走是腰繞路,其實殊途同歸,若還想登高眺望則走高繞路,要是時間體力不濟可直走腰繞路。
4.炙子頭山到筆架山的距離約1.4公里,羅列著許多的小山峰,陡下陡上,絕不冷場,是攀登筆架連峰最累人的一段。
5.在草湳橋搭公車回政大,可以搭小10及棕15。假日常客滿,不容易等候。
6.跑山獸貓空越野賽分三級:12K、20k、50K,經過筆架連峰的是50K級的選手,號碼牌百位數字5和6開頭,清晨4:00由指南宮出發,終點再回指南宮。
7.丟腳筋登山隊的領隊經驗,台北近郊的山嶺,如筆架連峰,需等中秋過後,稍有涼意時再來攀登,才不會暑熱難耐。
8.筆架連峰由綿延的山峰所組成,西帽子岩、炙子頭山、筆架山是三座主要山峰,山徑陡峭起伏,由石碇登山口到二格山鞍部全長約6.1公里。
我的足跡:
製圖來源:OpenStreetMap
Google地圖:
參考地圖:
參考資料:
2017 跑山獸貓空越野 (TBS ULTRA Maokong)
延伸網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