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/02/28 觀望山(德文山)

 

觀望山 原名德文山 標高1,246公尺 二等三角點


 

我的路線:

 

德萊公園 ↹ 櫻花林咖啡園 ↹ 石板屋瞭望臺 ↹ 觀望山三角點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
 

前言:

 

經三地門鄉公所,在三德檢查所,填妥入山登記後,循台24線轉屏31鄉道,抵德萊公園停車。

 

 

(07:30)

清晨的德萊公園,停車場尚未有其他車輛。東方雲層甚低,直接壓在山頭上,太陽不肯露臉,天色有些晦暗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枝頭上紅嘴黑鵯,可活躍的很,在林稍間跳上跳下,一刻不得閒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 

刹那間,陽光穿透雲層,光束射向霧台,崇山峻嶺間,迎接神光,璀璨耀眼;山間谷地裡,激起雲霧,蒸騰繚繞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廣場地板,有太陽的圖騰,眺望東北,大母母山和麻留賀山連稜,一片烏雲罩頂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石板屋在廣場之南,門楣上刻畫有人頭和百步蛇的圖騰,聽說是頭目的家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往南,有咖啡館和特產店。春回大地,繁花盛開,露天的咖啡座,環境雅緻,坐著發呆,也是享受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德文咖啡專賣店,本週公休,可能剛過完年,老闆休假去了,我沒咖啡喝了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再往南,有一座射箭練習場,及電信機房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(07:50)

觀望山步道的入口,路口漂流木是德文獵人學校露營區的指示牌樓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在漂流木的後方,有一座原住民石雕像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 

獵人學校露營區旁,櫻花紅豔,樟樹青翠,感受大地的脈動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枝頭上的山櫻,蟄伏了一年,終極爆發,真是不發則已,一發驚豔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 

德文獵人學校露營區,營地規畫完善,一片青青草地,四棟青年會所,是團體活動的好場所,假日包場,很難預訂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獵人學校並沒開放遊客參觀,續沿水泥產業道路往上走,彎個彎,就可俯瞰整個場區營地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台灣山桂花,初春時節,小白花密佈,沒有桂花宜人的清香,果實倒小巧可愛,底部有圓臍,低海拔山區林緣常見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內苳子,台灣特有種,單葉互生,枝條細長,雌雄異株,南部低海拔闊葉林裡為多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水泥產業道路,最近才整修完工,邊坡和路面都還是全新灰階的水泥色調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工人在做最後的清理工作,移除邊坡上多餘的石塊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(08:20)

水泥產業道路的盡頭,山坡上櫻花成林,有一間咖啡園,搭建寮所販賣農特產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春天限定販售的櫻花枝條,擺放家中,落英繽紛,滿室浪漫,應景花材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續接土石產業道路,穿越櫻花林咖啡園,繁花盛開,滿園春色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山胡椒,全株具芳香,樹皮有白點,花色淡黃,果實泰雅族人稱為馬告,是烹調添加的提味香料,常見於開闊林緣向陽面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光束在雲層間飄移,大自然的即興表演,群山為背景,谷地為舞台,光之秀場,從天而降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髮夾彎轉角休息區,有石板桌椅和小木亭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 

俯瞰櫻花林,並可看到德文部落,及德文分校的操場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三地國小德文分校,曾是有百餘學生的老學校,近幾年部落推廣德文咖啡,學校也配合開設咖啡課程,校園聞得到咖啡香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山坡上是大面積的咖啡林,中間有一條陡直的 捷徑 ,貫穿迂迴的產業道路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咖啡林的上部則是未開發的原始林,林木密集,陡峭悶熱,心跳加快,喘息不已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 

鑽出第一段 捷徑 ,接迂迴而上的產業道路,第二段 捷徑 ,就在路旁伺候著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 

鑽出第二段 捷徑 ,右側有一片玉珊瑚,沒發現第三段 捷徑 ,產業道路取左行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彎道上,有根900公尺的指標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循指標向上,馬上會看到第三段 捷徑 在側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深入 捷徑 ,青剛櫟的堅果,掉落滿地,綿延數公尺,取之不盡,數量驚人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 

鑽出第三段 捷徑 ,遍生芒草的開闊地,是產業道路的盡頭,左有小岔路,取右側的主線步道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石板瞭望臺,由石板疊砌而成,搭配原住民色彩的圖騰,深具特色,今日展望不佳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簡圖上,清楚的呈現迂迴的產業道路,瞭望臺再上去300M,才是觀望山的三角點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(09:10)

離開瞭望臺,步道上升到稜線,上稜處有一座通訊中繼站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青剛櫟,通訊中繼站旁的大樹,葉緣上半具粗鋸齒,下半平滑先端漸尖,殼斗碗形,有多條同心環帶,環帶全緣被絨毛,堅果是松鼠的最愛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稜線上,視野開朗,縱目四望,井步山前,神光普照,隘寮北溪蜿蜒在崇山峻嶺間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山稜交錯,蒼穹洞開,山谷氤氲,霧氣迴蕩,彷若神仙居所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 

突出的峭石,展望奇佳,山容秀麗,氣勢非凡,是拍照留影的好地方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俯瞰谷川大橋,景觀壯麗,如詩如畫,令人屏息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俯瞰德萊公園,從大雀榕到太陽廣場,一覽無遺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循稜而行,瘦稜裸岩,林木密集,落差不大,堪稱好走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山友所維護的休息站,濃蔭蔽日,光影疏落,涼爽舒適,遠離塵囂,是稜線上的最佳雅座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稜線步道,林蔭處處,平坦好走,平易近人,老少咸宜,觀望山真是登山健行的好地方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樹林外的上方平頂,就是觀望山的三角點了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(09:20)

三角點腹地,一片黃土,缺乏遮蔭,環形視野,天寛地闊,展望絕佳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西南方的尖錐山形是三地山,沿著稜線的是三德縱走,此縱走連稜也是隘寮北溪和口社溪的分水嶺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東方的展望尤佳,群山聳峙,霧嵐輕飄,隘寮北溪一衣帶水,谷川大橋深入霧台。終於明白稱之「觀望山」的涵義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原路折回,心胸開闊,雌紅紫蛺蝶,具有4枚大白斑,翅端尚有1枚小白斑,趁著艷陽天氣,舒展翅膀,進行日光浴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回通訊中繼站,取右下的小山徑,有一座高腳鐵皮工寮,今已傾圮危斜,屋旁所開墾的坡地,種植了一些作物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繞到另一側,原來這間鐵皮羊圈,位在第三 捷徑 上來的左岔路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三斗石櫟,葉全緣革質,中脈兩面隆起,殼斗鑿形,常三個伴生,殼斗通常連枝條一起掉落,是森林中普遍的樹種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山龍眼,疏鋸齒緣,被銹色毛,堅果球形,和龍眼極為相似,然無果肉,低海拔闊葉林中常見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(10:30)

回程不走 捷徑 ,改走產業道路下山,第一個髮夾彎道有展望,可以眺望口社溪流域的山谷群峰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台灣灰木,盛花期小花密集,滿株雪白亮雅,花冠素白,花序穗狀,低海拔山林常見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全株雪白的台灣灰木,在產業道路旁密集綻放,大家只懂得賞流蘇,卻不知有台灣灰木,真是錯失了臺灣山林之美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
 

水錦樹,全株被毛,托葉圓形,花序頂生,花團錦簇,略帶清香,花期中行走山林,常可聞到飄散的香氣,那可能就是水錦樹了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 

回程1400公尺的指標,順著蜿蜒緩坡的土石路,迂迴而下,沿途林蔭夾道,涼爽舒適,產業道路上遊人如織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馬不停蹄,偶爾走馬看花,不知不覺的回到櫻花林上頭,再次俯瞰德文部落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產業道路旁的枯木,依舊挺立,高傲不屈,姿態頗具美感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咖啡園裡的櫻花樹一枝獨秀,花開稀疏,反倒特顯妝艷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(11:10)

回到步道入口,石板牆上有「觀望山」的名稱,我還是比較喜歡原「德文山」的名稱,和德文部落、德文咖啡,比較搭配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停車場停滿了車輛,上山的遊客真多,管理員過來補收停車費50元,可能是假日才有收費吧?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廣場後方有公廁,剛完工不久,乾淨便利,希望大家能好好愛惜維護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黃扇鳶尾,上午綻放,傍晚凋謝,花色金黃,基部綴以豹紋色斑,尤如一隻隻飛舞的蝴蝶,觀賞價值很高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(11:30)

廣場邊販售原住民的農特產和風味美食,石板飄香,烤肉撲鼻,肚子突然餓了起來,歇腳在侯公主的店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芋頭樹豆排骨湯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石板烤肉炒洋蔥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小米粽(奇拿富)最特別,用假酸漿葉包裹,吃起來略帶苦味,卻是道地的原住民傳統美食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侯公主再贈予二片木瓜,真是一頓豐盛的原住民風味餐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 

飯後經石板屋,到百年雀榕走走,這棵百年雀榕可是大有來頭,曾是部落裡的「吊人樹」,整頓後煥然一新,成為遊客休憩的場所,也是德文村的入口地標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雀榕對面的山坡平臺,有勇士石雕守護著部落,並有石板雕刻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雀榕後面有一處觀景臺,挑高二層,和觀望山上的瞭望臺相若,在楓香的嫩紅新葉襯托下,原住民的山地風情,表漏無遺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千年木,葉輪狀互生,圓錐花序頂生。莖幹直立,葉片細長,新葉向上伸長,老葉呈垂懸狀,常被用來作為庭園樹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牆板上刻畫著德文的歷史圖像,有獵人頭的出草圖,和對抗日人洋槍大砲下的英魂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德萊公園的櫻花盛開,賞心悅目,實在不用跑到霧台去人擠人。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
 

後記:

 

1.站在觀望山的山頭,可眺望南大武山、北大武山、霧頭山、井步山、田良井山、麻留賀山、大母母山等群峰,可惜沒認得幾座。

2.奇拿富,用假酸漿的葉片包裹豬肉、小米、芋頭粉等食材,是排灣族與魯凱族的傳統美食。

3.德文村,海拔約八百公尺,有四個小部落,為排灣族與魯凱族共同世居之地。

4.德文咖啡,日本人曾在部落裡,種植阿拉比卡咖啡樹,咖啡品質優良,曾進貢給日本天皇,後來咖啡產業沒落,未受重視,如今興起咖啡熱潮,村民大都種植咖啡,常見山坡地開闢為咖啡園。

5.觀望山步道全長約3公里,上行約1.5小時可抵瞭望臺,續行稜線15分鐘,可抵三角點,是三地門鄉最佳的觀望點,因此改名為觀望山。

 


 

我的足跡:

 

2018_屏東~觀望山(德文山)*

 

 


 

參考資料:

 

聞到咖啡香嗎?地磨兒德文分校到了

原住民美食智慧 假酸漿葉包糯吃了不脹氣

獵人學校


 

延伸網頁:

 

2018/3/11 三地山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堂葫蘆 的頭像
    堂葫蘆

    堂葫蘆的山野部落

    堂葫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