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源山 標高1,150公尺 森林三角點
我丹山 標高2,044公尺 二等三角點
我的路線:
四社部落 ↹ 登山口 ↹ 桃源山 ↹ 獵寮 ↹ 我丹山
前言:
由麻豆上84號快速公路,到玉井接台20,翻越烏山,經甲仙、荖濃、寶來,過桃源區公所,即由左側產業道路轉入,前往四社部落,遊覽車盤旋而上,抵拉阿魯哇祭儀場。
(07:30)
清晨起濃霧,讓人分不清東西南北,整裝待發,尚帶寒意,嚮導催促著趕快起程,否則就要猛打哆嗦了。
由四社部落廣場對面的產業道路直行,直到轉彎處。
(07:40)
轉彎處是芒果園,借道私人果園,直行穿越。
芒果樹上有一巢蜂窩,密密麻麻的小蜜蜂貼附著蜂巢,看起來有點恐怖,還好蜂群一動也不動,似乎不太理會我們,我們也沒干擾牠們,大家相安無事。
出芒果園,來到山麓邊。大隊人馬通過芒果園,騷動了民宅豢養的雞群,惹來雞群聒噪不安,啼叫不休。
(07:50)
越過水溝,即是陡升的登山口,陡坡碎石,倒木亂藤,景象雜蕪。
今天山區起濃霧,大家亦步亦趨,跟上腳步,還不至於迷失方向。
山坡上多相思樹,有幾處及人高的芒草坡,林蔭下時而可見地膽草,一路的坡陡加速暖身,該是脫去外套的時候了。
(08:30)
上尾稜,坡度趨緩,稜寛多枯枝落葉,步徑則愈發不明顯,要留意步條和嚮導撒下的碎紙片。
*****桃源山*****
(08:40)
桃源山,森林三角點,山頭平緩,樹林環繞,沒有視野,是路過的一座小山頭,續行不停留,我丹山太遠了,還是趕路為要。
急下切到鞍部,再努力的向上連續爬升至1300峰。
闊葉林中有不少二葉松,地面上和著落葉和松針,低矮的植被並不多。
初時的稜線還算寛圓,放眼皆是枯葉及高大樹林,偶見少數灌叢。
(09:10)
一排密集的大樹叢,形成一面樹牆,像是叢生的榔榆?
稜線變窄,有一塊突裸岩塊擋路,岩頂上長了一棵崖薑蕨,像個山稜守門員。
白花瑞香,常綠小灌木,白花清雅在枝頭上成簇綻放,說是瑞香,卻沒能聞出香味來。
鑽進箭竹叢裡,越往裡頭,箭竹越比人高,如走迷宮,跟隨步徑左彎右拐,密竹裡多山豬刨土掘食的痕跡。
亂石巨岩散布,通行攀爬不易,彷彿陷入巨石陣,再次陡升約300,直到1,625峰止。
分枝巨木,不敵強風摧折,扯裂成兩半,一半橫躺稜上。
理不清的蔓藤,互相糾纏,攀附在大樹枝頭。
斷頭的老樹,樹幹上寄生著耳朵狀的層孔菌。
薄葉艾納香,銳鋸齒緣,兩面被毛,苞片反捲是辨識的主要特徵,見於潮溼林緣。
雜木野林,林相粗獷,原始而不造作,自有一番野趣。
稜線上的二葉松,幾乎每棵都有崖薑蕨著生,形成獨特景觀,看來崖薑蕨對二葉松似乎情有獨鍾。
斜稜步徑,左側是懸崖峭壁,右坡是蓊鬱森林,林相優美,幽靜林深,最適合漫步健行,宜放慢腳步。
由大片的冷清草中,下切到山谷。
亂石區裡,無明顯步徑可依循,適時出現的步條,指引大略的方向。
大樹旁的老藤蔓,蔓莖粗壯,憑空攀附直上,分不清是藤是樹,可能是株老血藤樹。
落葉層層疊疊,認不出步徑來,行走其上,柔軟舒坦,發出沙沙的腳步聲。
林下密生著廣葉鋸齒雙蓋蕨,烏心石的小花瓣片片飄落,這些大樹或許都是烏心石!
下切山谷,谷中的冷清草蓬勃生長,綠意盎然。
腰繞邊坡,草長潮濕,步徑狹窄,倒木橫斜,阻斷通路,鑽爬不易。
橫切過乾溪床,此季節前來,溪床中並無水源。
------ 獵寮 ------
(11:10)
陡坡難登,體力已消耗殆盡,踏著沉重的腳步,大口大口的換氣,終於上到獵寮。這個獵寮說穿了,只是三根大樹枝架起的三角框架罷了,沒有帆布遮蔽的露天平台。
獵寮右側有被鋸伐的牛樟,到底這是獵寮還是鼠窩?
先補充體力,休息片刻後,背包擱置獵寮,再輕裝上我丹山。途經一棵有著縱深溝槽的板根樹。
另有二棵板根樹,分列步道兩側,是我丹山的門神柱。
步徑在廣葉鋸齒雙蓋蕨中穿梭,留意步條的方向,轉為偏左陡上。
一堵岩牆阻擋,順著岩牆的方向斜直陡上。
(11:50)
兩棵巨大的倒木,平行傾倒在陡坡上,從倒木中間的狹縫攀升。
平行倒木上頭,還有一段更陡峭的土坡路,沒有拉繩,也沒有植被,真巧垂下一條細長如繩的蔓根,充當拉繩。
又見高大壯碩的倒木,伏倒陡坡上,佈滿了青苔。
上抵稜線,右側林中綁有步條,循稜而行。
*****我丹山*****
(12:10)
幾經轉折繞行,穿梭箭竹叢,在芒草叢中抵我丹山。山頭起霧,視野不佳,亦無展望。
時間並不充裕,拍完照後,迅速閃人,原路折回。迷霧中的我丹山,倒也朦朧有緻,高聳的樹林,低矮的箭竹,一樣迷人。
回到稜線處,平坦空地旁,散見空保特瓶,實在很煞風景,有實力揹上山,就該順道揹下山。
步徑上偶然撿拾了幾顆杏葉石櫟,外殼都被咬食的痕跡。
仰望這棵大樹,或許就是杏葉石櫟。
墊著腳尖跳著芭蕾的大樹,底部中空,看不出有蛀蝕,是什麼因緣長成這般模樣?
枯木上長了好多的野生木耳,鮮嫩透紅,看來可口,卻不敢食用。
(12:50)
由於中途逗留,徒增下山時間,回到獵寮,大家都已收拾背包,準備回程。早就預期沒有多餘的時間煮食,今天的中餐,御飯糰配熱茶,囫圇吞嚥,解決一餐。
被鋸成小塊的原木,在獵寮旁散置一地,變成山友用餐休息時現成的桌椅。
回乾溪床,上頭充塞著大小石塊,隙縫中長了不少蕨類,幾乎要掩覆溪床。
倒木橫阻,跨越困難,只能爬行,為樹低頭,如果不夠謙卑,頭可能會撞得滿頭包。
稜線上的落葉步道,隱約可見走出來的步徑。
巨石因物理作用,裂成兩半,宛如刀劈。
板根樹,根厚如板,向四方輻射,板根發育厚實有型。
圓稜斜坡,枯葉滿地,緩坡下行,輕鬆愜意。
黃藤難搞,枝條滿佈荊棘,鉤人衣物,只要被鞭棘搭上,就很難脫身,遇見黃藤林,得特意迴避。
(14:00)
台灣櫸木,常成叢狀生長,寒冬時細葉落盡,枝幹光禿,略得蕭瑟之美。
山枇杷,粗鋸齒緣,葉脈顯著,花多白色頂生,圓錐花序,是果實較小的野生枇杷。
1,300峰崖前,視野開闊,天晴時可眺望遠山,今日的雲霧似乎不可能散退,還是趕緊下山。
回望霧中的櫸木林,蕭瑟的枝條,空山多寂寥。
黑星紫金牛,枝葉分枝如傘,葉緣圓鋸齒,花色粉紅無斑點,熟果黑色,密生斑點,步徑上常見。
玉山紫金牛,葉緣具銳鋸齒,枝條被銹色毛,花色粉紅具褐色斑點,熟果紅色,步徑上頗多。
糙莖菝葜,蔓性灌木,莖多分枝,枝上被疣,具稀銳刺,圓錐花序含多個繖形花序。
笑靨花,小花雪白,初春綻放,小葉細緻緣毛,小枝細長被毛。
(15:40)
步履蹣跚,上爬最後一段的陡坡,即回到桃源山。
再次路過桃源山,即是相思密林,碎坡滑動,另有蔓藤絆腳,容易跌倒,得特別留意。
經二條黑色的大水管,即將出登山口。
(16:00)
養雞場裡,雞隻不少,也養火雞和番鴨,鳴啼吵雜,熱鬧非凡。
穿越芒果園,走在產業道路上,房舍田園後頭就是桃源山了。
(16:10)
回到四社部落,遊覽車停靠在廣場旁,拉阿魯哇祭壇為木造的茅草涼亭建築。
感謝今天有個不冷不熱的好天氣,雖然山區多霧,但能從容的走完我丹山,已屬不易,深感滿足!
後記:
1.關於蜂群護巢,網友解答如下:這是蜜蜂族群過大,自動分家,老王帶老將另立門戶,新王留在老家繼續傳宗接代,…分巢的蜜蜂不大會叮人。(陳振益)
2.我丹山步道,除了沒有階梯外,沿途幾乎沒有繩索輔助,只能借助登山杖和身旁的雜草、樹幹,路途遙遠,奮力登爬,走來累人。
3.回程時,司機建議路線,避走山路,免得暈車,改由台20省道,在荖濃改接台27省道,再轉台28省道,由高雄先下,最後才是麻豆。
我的足跡:
參考資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