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/01/26 南插天山 & 魯培山
▲南插天山/1907m/三等三角點
▲魯培山/盧平山/1905m/二等三角點
07:40 過溪點
10:35 南插之星巨木
11:40 魯培山岔路口
12:00 南插天山(午休40分)
13:45 魯培山
14:45 避難小屋
14:50 魯培山岔路口
16:40 過溪點
17:00 登山口
(07:20)南插天山登山口立著幾面告示牌,入口處約有可停三輛小車
上行不久,越過水泥壩,溪谷多岩塊,水量不大,但小心濕滑
通過水管吊橋,找刺激的可走水管路,竹林邊另闢有繞行小徑
沿溪谷走,水聲淙淙,步徑潮濕的水管路,見橘色接水桶,下溪谷過溪
(07:40)踏石而過宇內溪上游支流,枯水期並不危險,但還是要拉穩繩索
過溪後即開始陡升乾溪溝,再通過一片桂竹林
步徑旁長滿冷清草和蕨類的螞蝗路,現在該是冬眠期
往上宇內山/南插北峰的岔路口(1),有寬平的休息地
不走上宇內山,直行見巨樹,樹幹直挺而高聳,有板根
正面有大樹洞,裡頭寬大,可遮風避雨
往上宇內山/南插北峰的岔路口(2),有寬平的休息地
步徑一路攀升,抵林間大平台營地,但應不會有山友在此紮營
上稜線前,已見杜鵑林,在平滑的岩石附近,卸包休息並欣賞巨木
舉目見好幾棵巨木,不知哪一棵才是「南插之星」?
能在杜鵑林生長的大樹,應該是檜木了
(10:35)突然眼前出現龐然大樹,這才是傳說中的「南插之星」,樹根有個大孔洞
「南插之星」如果是檜木並不稀奇,是一棵「台灣肖楠」,這就大開眼界了
山坡上,全是密集的杜鵑林
好紅的樹幹,像是合併木的紅檜,但沒看過這麼紅的樹幹!
稜線上密密麻麻的樹根,是檜木的?還是杜鵑的?
姿態婀娜的台灣杜鵑,彷彿正跳著水蛇舞
枯立巨木,依然雄壯威武的屹立在稜線上
枯立巨木裡頭中空,形成一個大樹洞,可能是大紅檜
樹皮內壁呈焦黑碳化的龜裂紋,顯然是遭到雷擊燒灼
依附紅檜而生的台灣杜鵑,卻有喧賓奪主的企圖
另一棵中空的大樹,仍是生機盎然
訝意的發現,林下開始出現殘雪
殘雪覆蓋在山坡,似乎還沒有融化的跡象
(11:40)往魯培山、北插天山岔路口,回程時會經由此岔路回到這裡
稜線上的杜鵑林,步徑兩旁林相非常美
杜鵑林密布的山坡,可見殘雪斑斑
殘雪覆蓋在杜鵑的落葉上
步徑上的殘雪,普徧都已融化,只有陽光照射不到的森林底層,才會出現殘雪
(12:00)南插天山/1907m/三等三角點,山徑代碼CT107,編號46,由過溪點上到山頭,落差約在1200公尺
南插天山,沒有殘雪,不見展望,在山頭午休,享受冬日的暖陽
原路折返,經岔路口,續循稜而下,前往魯培山,杜鵑林高大又密集
連續跨越伏倒的杜鵑林障礙
步徑上再見連綿殘雪
林下的殘雪,越積越多
箭竹叢裡的積雪甚厚,凡走過果然必留下足跡
步徑已被積雪掩沒了,還好樹上有防迷釘牌可資辨別路徑
更重要的指引,還得依賴山友留下的步條
觀看~矮灌叢裡徑已白
大量的白雪,覆蓋在箭竹叢裡
觀看~魯培山徑白雪殘
落葉喬木全是山毛櫸的純林
(13:45)魯培山/盧平山/1905m/二等三角點,基石框在一個鋼圈裡,那是空難軍機的殘骸組件
往拉拉山的稜線上全是山毛櫸林,步徑也多積雪
原路折返,眺望光禿蕭瑟的山毛櫸林,搭配著皚皚白雪,另有一番北國情境
稜線北側的山坳谷地,全面覆蓋著白雪
循著防迷釘牌辨識方向,這些大樹都是台灣山毛櫸
鑽過大倒木,鞍部間已不見殘雪
鞍部岔路口,林相以台灣杜鵑為主,杜鵑當起門神了
鞍部取右岔路,往「南插避難山屋、小烏來登山口」,直行是往南插天山
有處潮濕的岩壁水源,在枯水期仍能取得活水,實屬難得
(14:45)水源旁邊就是南插避難山屋,看起來相當破舊,勉強可紮營棲身
(14:50)出岔路口的平台休息,往南插天山的方向,綁了許多步條
再順稜而下,有個可鑽行的樹洞
怪異造型的樹頭,上頭長出了杜鵑
再次經過南插之星巨木
(16:40)冬季日照短,馬不停蹄的直下宇內溪溪谷
(17:00)過白鐵水塔時,天色已暗下來,出登山口時,還沒點亮頭燈
後記:
1. 南插天山位於插天山自然保護區內,要申請入園。
2.積雪的景觀罕見,無刻意前往,偶遇踩著積雪並不濕滑,天氣也沒有特別的冷。
3.過溪需留意天氣變化,大雨過後宇內溪可能溪水暴漲而無法安全過溪,枯水期則無此問題。
4.上宇內山/南插北峰,回程時間已太晚,就不特地繞過去了。
5.一段小插曲:過溪後,沿溪上行有明顯的步徑,越過高坡後,路越來越難走,查看離線地圖,才驚覺走錯路,折回過溪點,直接陡上不明顯的乾溝,步徑上長滿野草,才是前往南插天山的路線。不能沿溪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