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/03/15 (大社)觀音山趴趴走~(二)
 
 
觀音山 標高177公尺 小百岳
大尖山 標高185公尺 

 

我的路線:
翠湖餐廳 → 觀音山 → 長青亭 → 濟公廟 → 小天地 → 武山 → 環保公園 → 蓮花池 → 一線天 → 大坪頂 → 大尖山 → 翠湖餐廳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(08:30)
186縣道(中山路)直行,過觀音山風景區立碑,依著翠湖餐廳指標,進入翠屏路112巷,車停翠湖餐廳的停車場(停車費50元)。

 

 

假日的觀音山,人潮聚集,停車困難,水上餐廳的包廂蓋在水池上,水池裡種滿睡蓮。

 
 
沿著大覺寺的圍牆邊走,兩旁全是假日市集,出翠屏幽境牌樓,轉向椰林步道,行至步道涵洞前。

 


再循鳳儀宮前的水泥步階而上,沒多久就可以看到觀音山的山頭。

 


上稜線喘口氣,續朝天洞前進,冬天的步階旁堆滿了落葉。

 


俯瞰山腳下的景觀,翠湖餐廳特別顯眼。

 

(09:00)
抵觀音山,觀音亭附近遊人三五成群,對於天洞的好奇,有一長者現場解說坑道狀況。

 


過觀音亭不久有處展望點,是眺望大、小尖山的最佳地點。

 


沿著環山步道往山谷走,步道曲徑分歧,常會卡在岔路口猶豫不決。

 


選擇腰繞路,一處林蔭下的大涼棚,難得清幽沒人。

 


白鶴靈芝,花冠外形像展翅沖天的白鶴,是普徧常見的青草用藥。

 

(09:30)
大涼棚上方小山頭,長青亭僅存四根立柱,頂棚已不見。

 


山柚,稜線上的灌木,橘黃的小果實,掛在枝頭上,一眼就認出來。

 


下長青亭,在大涼棚處有段捷徑,下景區道路後右轉,沿途遊人甚多。

 


遠離聚集的人群,爬上山脊小徑,眺望濟公廟,對面有條齊平的稜線。

 

(10:00)
下濟公廟,提供公廁及休息區,是遊客、山友最常停留的景點。

 


濟公廟的全稱是龍華修齊堂,除了祀奉濟公禪師外,二樓另祀奉地母娘娘。

 


濟公廟前的長階梯還沒完工,進出要從車道。

 


春天正是桃花心木換葉期,枝頭上全是紅嫩新葉,還見宿存的果實。

 


濟公廟對面山坡,有一條像圳渠的溪溝,不知是人工開挖,還是雨水沖刷?

 


往稜線上走,林木茂盛,鬱鬱蒼蒼,相思林下是天然的樹根步階。

 


稜線上的「迦南地」,是一片相思林平臺,涼爽多蔭,休息的好地方。

 

(10:30)
右下方另有一塊大平台,林相整潔、環境雅緻,稱之「小天地」。

 


小天地有幾處寮所,小天地山友會佔地最大,附近栽種各式植栽作物。

 


尖尾鳳,引進的藥用植物,因有祛瘀、消腫止痛等療效,就會被種植一大片。

 


樹幹上的檀香石斛,正飄散濃郁花香,脣瓣內側有兩塊紫紅色斑。

 


回迦南地,舒服的稜線步道,直行遇三岔路(小溪頭、小天地、濟公廟)。

 


往小溪頭方向走,經過裸壁峭直的武山。

 


拉繩而上武山,東眺義大世界及中央山脈,西望觀音山與尖山間的缺口地貌。

 


循稜而行,回望武山,山後是面大峭壁。

 


輪胎步道下切,再遇三岔路口(環保公園、小天地、趨荔步道)。

 


往環保公園走,會經過一處有兒童遊戲器材的公園,可能是環保公園的一隅。

 


公園裡遊人不多,靜謐悠閒,有座木造涼亭,喚為「有緣亭」。

 

 


水泥步道經過桃花心木林,有幾棵明顯的板根。

 

(11:00)
上階梯,見公廁,人來人往,好生熱鬧,穿越景區道路,往神仙亭。

 


南洋杉高聳入雲,林蔭下歇腳休息,遊人吵嚷喧囂,彷彿過年過節。

 


蔓性野牡丹,匍匐地面無人理會,花開如牡丹令人驚艷。

 


出神仙亭,景區道路旁有一處觀星平台,只是…在林蔭下,怎麼觀星?

 


粉砂岩的崩壁,粉砂岩膠結疏鬆,容易蝕解風化,在觀音山風景區裡有許多這種峭直的崖壁。

 


環保公園裡,到處都是人,防疫當前,避開人群前往蓮花池。

 

(11:35)
果然,鬧中取靜的蓮花池,不見半個人影,才是清靜的小桃源。

 


紅瓣金邊美人蕉,是美人蕉裡的大美人,鑲著金黃色邊,更顯嬌貴大方。

 


今天不去然平亭,改走荔枝步道,沒看到荔枝,先看到菜園。

 


橫行蓮花池上方的水源溪谷,水泥橋畔有一座茅草涼亭。

 


白腰鵲鴝,雄鳥體背黑藍色,腹部栗紅色,白腰斑、長尾羽,在枝頭上高歌鳴唱,悅耳優雅,竟是逸出的外來種。

 


溯溪谷拉繩陡上,鑽過一小段的空中走廊。

 

(12:05)
過空中走廊,就是一線天,像是人工開鑿似的。

 


右上狹隘的窄梯,小山頭有座塌陷的涼亭,好像還是會有山友來此坐坐。

 


從空中走廊再下一線天,除了繩索外,兩側各有一條粗樹根,可充當握繩。

 


左下溪谷後改上稜,俯瞰藍色建築群的理化無極觀妙園。

 


眺望猴子山,登山口就在理化無極觀妙園旁。

 


紅仔珠,葉腋上一顆顆鮮紅的果實,俗稱「七日暈」,能不能食用可想而知!

 

(12:30)
陡上大坪頂休息站,大坪頂可容納百人以上的大型活動場所。

 


大坪頂休息站裡不乏健身器材,這種「石輪」只有在公園裡才會看到,都是山友自己灌模製造。

 


大坪頂休息站也蓋寮所,乾淨整潔不髒亂,上頭就是大尖山了。

 


稜果蒲桃,漿果扁球狀,具明顯深稜,熟時橘紅色,雖可食卻不受歡迎。

 

(12:40)
走上大尖山的天堂稜線,駱駝山見雙峰,後方是義大世界的摩天輪。

 


對面是尖山亭,再往下是尖山,膽顫心驚的經驗一次就夠了,不再前往。

 


北望大坪頂、理化無極觀妙園、陳氏墓園。

 


俯瞰環保公園,由大尖山陡下,就會接上翠屏路112巷,再回到停車處。

 
 
下山的山徑全是陡下坡,有些地方缺乏踏點,落差甚大,宜留神慢行。

 


過小鞍,取右岔,經竹林,又見一處大涼棚。

 

(13:00)
接上景區道路,出觀音山鐵門,步入攤商街,吃碗清涼的愛玉,加點個臭豆腐,再享受不過了。


 
後記:
 
1.下回亂走的路線,將安排筆架山和猴子山,順道探訪理化無極妙觀園。
2.觀音山風景區,除了觀音山稜線及尖山稜線以西為大社區,其餘的大部份區域皆屬於仁武區。
3.順道探訪理化無極妙觀園,從菩提路進入,道觀並未開放,只能從水泥階梯略窺一二。

 

 

 

 


 

我的足跡:


 


Google Earth:


 

 

 

延伸網頁: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堂葫蘆 的頭像
    堂葫蘆

    堂葫蘆的山野部落

    堂葫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