◆◆台南市永青山岳協會◆◆
北東眼山 標高2,078公尺 三等三角點
中央東眼山 標高2,012公尺
南東眼山 標高1,876公尺 埔里六秀
我的路線:
中興大學園藝試驗場高冷地分場鐵柵門 → 北東眼山 → 中央東眼山 → 南東眼山 → 大同茶區登山口
前言:
小車由台14甲線,轉入力行產業道路(投89鄉道),有段大崩塌,工程進行中,土石沖刷,路面泥濘,野瀑不斷,岔路左轉進入中興大學園藝試驗場的產業道路。
(07:30)
茶園下方有一間小土地公廟「福德寺」,小廟倚著高聳的大樹,大樹下有一個樹洞。
黑星櫻(墨點櫻桃),嫩葉初張,繁花伴隨,雄蕊多數向外怒張,彷似梅花更添神氣,葉端具尾尖,下表面有黑色腺點。
茶園間的紅瓦房舍,是園藝系學生的實習宿舍,環境秀雅,像渡假小屋。
一根倒木橫空斜傾,似乎不影響車輛通行,就這樣的被保留著。
昆欄樹,新葉與花序同時伸展,沒有花萼、花瓣,生長在霧林帶,也稱為「雲葉」。
粗壯的大倒木,在時間的洗禮下,倒木仍舊是倒木,依然不改原貌。
佈滿青苔的大樹幹,盤根錯節的亂樹根,令人鍾愛的森林場景。
靜謐原始的森林,徜徉在林徑,呼吸芬多精,喚醒了體內沉睡中的每個細胞。
最上層是高大的喬木樹冠,中間有纖細的灌木叢,底層則堆積著落葉,穿梭林間特感舒暢。
置放在步徑的兩塊指標牌,樁柱可能已腐朽,分別指向北東眼山和保護所(?)。
緩坡上山,隊員依序穿梭在林間步徑。
高大的林木,或倒或斜,都能呈現北東眼山粗獷原始的森林風貌。
森林深處有不少腐朽倒木,靜候大自然的分解,再度回歸大地。
跟隨著隊伍的方向,醉心在質樸無華的森林裡,北東眼山的林相實在太美了。
爬藤攀附大樹,直達林稍,看做青筋爆漲的大樹,想必也是無可奈何的事!
從另一個角度欣賞粗壯筆直的木荷,直叫人仰慕,不禁讚嘆!
長著樹瘤的樹幹,板狀根向外輻射,活脫像條八爪章魚,可能是棵櫟樹?
寂靜森林,鳥鳴悠揚,氣候涼爽宜人,陽光點點撒落,這就是森林的魅力。
凹葉越橘著生在大樹上,當大樹倒下時,也跟著摔落地面,瘤狀根叢是辨識的表徵。
北東眼山森林,生長不少大樹,根據調查除了木荷外,前三名分別是長尾尖葉櫧、杏葉石櫟、假長葉楠。
腐木上的小白菇,小巧玲瓏,就像是森林裡的小精靈,總會不期而遇,只是面貌大異其趣。
森林中矗立著高聳的通信鐵塔,可能是廢棄的電信機房。
一棵倒木鈄倚在另一棵枯木身上,在空中形成人字傾斜,相互依靠而能立於不倒之地。
(09:00)
朝水池方向前進,可以看到機房後方有二顆大耳朵。
人工水池,鋪以黑帆布護堤蓄水,池畔停靠膠筏,水中倒影婆娑。
松月櫻,花梗細長,花葉同開,花瓣層疊,花苞由粉紅色,淡化成純白色,適合高冷山地種植。
原來這條水泥路的盡頭就是北東眼山,三角點就在台灣杉後方的草坡上。
高冷地分場原是中興大學的山地果園,山坡上新植不少的果樹苗栽,遠眺中央山脈,視野朦朧處,奇萊南華間。
日本栗,樹皮灰黑,有縱裂紋,日治時期引進,泰半遭病蟲危害,目前可能僅存於北東眼山。
三角點之西有溫室,北東眼山隸屬中興大學,設有果樹種源區、花卉及蔬菜試驗區、茶園及特用作物區。
欣賞了北東眼山的農場風光,原路折回,再度進入森林裡。
高大聳直的木荷,仰觀難以辨識,可從頂端開裂成5瓣,掉落地面的木質化蒴果,看出端倪。
當中有一棵五葉松,枝幹傾斜約40度,從崖邊探出身子,一枝獨秀的展現英姿。
小山頭是台灣杜鵑原始林的地盤,懸崖一側更是密集的生長。
回望鞍部林相,森林茂盛,蓊鬱蒼翠,霧林帶間原始的闊葉林。
支根發達的板根樹,四平八穩的支撐樹幹,大樹得以高聳插天的向上生長。
(10:30)
中央東眼山是縱走的中途站,為了走更遠的路,我們停下來休息,吃點東西,補充體力後,續朝南東眼山前進。
再次經過台灣杜鵑林,枝幹橫斜扭曲,零星分布在稜線及小山頭處。
倒木上冒出白髮狀的菌索。
桃葉珊瑚,單葉對生,葉長橢圓或披針形,鋸齒緣不甚明顯,幽暗森林裡,鮮紅的漿果,特別吸睛。
還得經過1872峰和1840峰二座小山頭,才會到達南東眼山。步徑開始陡下切,地面鋪滿落葉,幸好綁有繩索,也就安全多了。
晶瑩剔透的水晶蘭,剛從腐葉堆裡冒出來,像一群剛睡醒的小孩,頭低低的彷彿還在半夢半醒間。
鞍部間,地面長滿冷清草,除了步徑外,綠意滿盈。
離開1840峰,下切過鞍,坡面上長滿了冷清草。
經過台灣杜鵑林窄稜後,步徑朝西而行。
窄稜處有展望,可以眺望山巒壯闊的中央山脈,位置約略在茶園登山口上方。
(13:20)
箭竹叢間,不小心來到了南東眼山,原本的三角點,最近遺失了(失竊),要不是樹上的掛牌提醒我們,可能會不小心就錯過南東眼山。
離開南東眼山後不久,在一棵連體大樹上有掛牌,原來這裡是岔路口,直行是有勝山和守城大山,我們的縱走已結束,取左行,下大同茶區登山口。
地面上飄落滿滿的西施花,花型既大又美宛若西施,繁花落盡,姍姍飄撒,讓人不忍踏足。
出森林,豁然開朗,眼前是大片的茶園,茶園遠方有高山,這裡就是茶園登山口,人工水池裡,長滿了浮萍,幾隻青蛙滑落池中,成了池中蛙,卻也自鳴得意的鼓噪著。
水仙百合,花色豐富,有黃、白、粉紅、橘紅….等,花瓣中至少二枚有鮮豔的斑紋,形狀似百合,卻比百合嬌豔,和水仙幾乎是毫無瓜葛了。
大扁雀麥,原先引進做為牧草,現今卻成了山區常見的雜草,遍布在茶區四周。
坐上小車,沿著茶區小路蜿蜒而下,採茶女在茶區裡忙碌著,我們也辛苦了一整天,可以在車上安頓休息好一會兒了!
後記:
1.由茶園工寮下台14線71.3K處(南山溪部落),茶區道路蜿蜒曲折,路陡而狹,會車不易,勉強可通行小車,約時30分鐘。
2.北東眼山由力行產業道路轉入中興大學園藝試驗場,約行1.5K直到鐵柵門止步,再步行進入。
3.北東眼山 、中央東眼山 、南東眼山 、守城大山 、守關山 、關刀山 ,連綿橫亙,有中部聖稜線之稱。
4.埔里六秀:守城大山 (H2,420M)、有勝山 (H2,105M)、關刀山 (H2,017M)、南東眼山 (H1,876M)、舊武界越山(H1,667M)、橫屏山 (H1,508M)。
5.北東眼山的保護所指標,指的是園藝試驗所的學生宿舍嗎?
6.南東眼山三角點的遺失,或許並不是什麼大事,不過還是期望搬走之人,能物歸原位,還南東眼山一個身份。
7.東眼山,位於新北市三峽區、桃園市復興區交界處,海拔1,212公尺,為台灣小百岳;北、南東眼山縱走則是位於南投縣仁愛鄉境內,與東眼山並無地緣關連。
參考資料:
延伸網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