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高越嶺西段 之 能高主峰~DAY2
能高主峰 海拔3,262公尺 三等三角點
卡賀爾山 海拔3,105公尺
我的路線:
天池山莊 ↹ 能高鞍部 ↹ 能高登山口 ↹ 卡賀爾山 ↹ 鳥嘴尖山 ↹ 能高主峰
清晨三點半,明月高掛,大地漆黑,吃過了早餐後,大家亮著頭燈,揹起背包,廣場東側的步道口集合整隊,準備出發前往能高主峰。
暗黑中跟隨嚮導的腳步前進,右側山腳下有聚落燈光,是廬山部落,及清境山頭的路燈。
天池山莊距離能高主峰有8公里,前2.5公里是能高越嶺古道,平緩的腰繞路,走過幾座木棧橋,看到南華山登山口。
(04:15)
高山的月亮特別亮,即使今天並非十五,我們在能高鞍部上休息片刻。
越過能高鞍部,轉為下行,寬大的步道,為芒草佔據,走這段芒草步道,露水已浸濕了褲管。
(04:40)
抵能高主峰登山口,大夥擠在芒草步道上穿雨衣、雨褲,準備迎戰能高箭竹海。
螢光里程柱,在頭燈的照射下特別顯眼,標示著能高主峰5.7公里。
(05:20)
緊緊追隨嚮導的腳步,雙手忙著撥開眼前的箭竹叢,在萬籟俱寂的深山裡,只聞穿行箭竹海的沙沙聲響。
隨著高度的挺升,時間的推移,山谷影像逐漸清晰,雲海瀰漫鋪在腳下,這時抵達鐵塔平臺,卸下背包,稍作休息,欣賞日出前的雲海。
天色漸亮,山谷裡的雲海似乎不安分了,開始浮噪起來,雲海在腳下伏沉,景色壯觀虛幻。
近在咫尺的南華山,山形輪廓明朗,稜線草坡風光,也漸清晰。
(05:30)
太平洋上空雲層稍厚,等不及日出,嚮導催促前進,卡賀爾山1.9K,上頭的景觀將會更開闊。
天色稍亮,走在稜線東坡,掩沒在箭竹叢中的步徑,還是需要頭燈的照明。
稜線上的箭竹叢相對低矮,步徑依舊掩沒不明,沿路撥開箭竹叢,才能看清實際步徑。
太平洋上空雲層阻擋,太陽得再昇高一點,才能露出臉來。
在箭竹海裡繼續蛙泳前進,下切山坳時,整個人幾乎要被箭竹叢包圍。
回望東西高壓輸電線路,電塔從南投方向越嶺後進入花蓮境內,這條能高山脊也是兩縣的天然界線。
邊走邊關注著日出的動態,眼看太陽即將穿透雲層,天邊剎時抹紅一片。
觀看~在能高稜線觀日出
(05:50)
太陽終於突破雲層,放射光芒,溫暖大地,萬物在晨曦中甦醒。
回望南華山,草坡澄紅金黃,顏色好不真實!
隊友們在陽光躍動間,奮力爬上陡坡,我還沉醉在金黃的稜線上。
再回望南華山,山頭已現草綠,稜線向南和能高主峰一脈相連,難怪要稱做能高北峰。
陽光越過中央山脈,照耀清境地區,山頭上的屋瓦房舍反射著點點亮光。
循著稜線往上,卡賀爾山已然在望(誤)。
山稜間的凹地,有一看天池,池水黝黑發亮,得小心別踩滑了。
木瓜溪山谷裡,太陽升空,雲海散盡,群山拱列,白雲出岫。
卡賀爾山前,是一段陡上稜線,必得翻越卡賀爾山,才看得到能高主峰。
嚮導介紹遠處的能高南峰,那是北三段縱走路線,我眺望著,心馳神往。
回首來時路,天池山莊就位在南華山與深堀山之間的山坳向陰深處,且見不得。
西側是開發過度的清境山區,極遠處呈ʌʌʌ山形的守城大山,頗具大山的氣勢。
(07:15)
一山還有一山高,一直誤認是卡賀爾山的山頭,在登頂的一瞬間,才發現卡賀爾山本尊還在後頭。
左下方凹谷也有一方看天池,正逐漸乾涸中,池畔也是休息、搭帳的理想場所。
再努力一會兒,卡賀爾山是真的快到了。
(07:45)
山坳岔路,左上200公尺就是卡賀爾山,卸下背包,輕裝登頂。
卡賀爾山,海拔3,105公尺,360度環形視野,東眺群山萬壑。
觀看~卡賀爾山環拍
北望南華山、奇萊連峰。
稜線連綿起伏,一路向南延伸,最高點就是能高主峰,這段U形起伏的陡下陡升,光用看的就覺得腿軟。
(08:00)
美景當前,卻不允許再拖延時間,能高主峰還很遙遠,趕緊下至山坳,背包上肩。
前往能高主峰之稜線路,上下起伏,震盪劇烈,得要有心理準備,接下來的操人旅程。
沿稜線上下,前有巨岩擋道,嚮導說牠叫虎頭峰,我卻覺得像泡泡龍。
虎頭峰(鳥嘴尖山)繞行通過,至於為何要叫虎頭峰,嚮導說前人這樣叫,後人也就跟著叫了,一路尋思「虎頭」意象,或許就是鎮守能高主峰的猛獸,以虎為尊。
虎頭峰(鳥嘴尖山)跟前,回望卡賀爾山,中間凹陷形成一對犄角,山友謔稱「牛角山」,也就是說:能高主峰前,除了一隻猛虎外,還有一頭蠻牛,煞是有趣!
虎頭峰(鳥嘴尖山)上,巨石嶙峋,粗獷雄渾,各異其趣。
(08:40)
翻越虎頭峰(鳥嘴尖山),又見U形凹谷,眼前看到的高山,是能高主峰吧!
看似平整的高山草原,其實都是玉山箭竹,尤其在山坳處,長得特別高大,行走其間,只會露出一顆頭來
下至凹谷後,開始面臨陡升,距離山頭還有一大段坎坷路。
傾斜的岩塊,真搞不清是山傾斜,還是岩石傾斜,亦或是人傾斜?
好遠的上坡路,還有一段手腳並用的亂石瀑。
俯視虎頭峰(鳥嘴尖山)下的草原區,還在和箭竹叢奮戰的隊友,顯得相當渺小。
從側面觀看虎頭峰(鳥嘴尖山),原來不單是一顆獨立的岩石,而是一堵巨岩石列。
攀登亂石瀑,步徑在亂石瀑裡斷了線,失去箭竹叢可依循,努力向上爬就對了,這個亂石瀑讓我想起玉山前峰。
通過亂石瀑,步道左繞,改由東側登頂,登頂才發現又被騙了,後面還有更高的山頭,信心開始動搖!
循稜線向南,再次登頂,依舊不見三角點,顯然還不是能高主峰,在樹林後方還有山頭。
在假山頭上,眺望十峻之一的能高南峰。
沿著步條,往後方走,果然又見高峰,這回該是能高主峰了吧?
循窄稜南下,山形略變,已有隊友搶先一步站上山頭,應該就是能高主峰了!
(09:50)
費盡千辛萬苦,終於站上了海拔3,262公尺的能高主峰,環顧四周,天寬地闊,大地滄茫,心胸舒暢,喜悅之情,溢於言表~
北望被騙二次的假山頭,當站上這個高度,我也就原諒他們的善意欺瞞了。
稜線迤邐向南,東折後再轉南是能高南峰,或許哪天雄心壯志,想走趟能高、安東軍縱走,今日此行,就充當試煉場!
東南方有一片青青草原,可瞧出三處大小不一的看天池,看來人煙罕至,是水鹿的天堂!
西眺清境山區,守城大山白雲朵朵,已看不清原本面貌!
(10:05)
欣賞壯麗的山河,不由讚嘆,台灣好美!準備回程,吳大哥繼續留在山頭上,等候其他的夥伴登頂。
能高山,稜線西坡的玉山箭竹,枯萎凋落,好像是開花後枯死,呈現秋瑟蕭條的景緻。
稜線兩側呈現不同的植被地貌,東側是常綠的冷杉林,西側是枯乾的箭竹叢。
光秃的岩峰,令人頭皮發麻,謹慎慢行,剛才是從山頭的缺口處走過來的嗎?
回程是另一層挑戰的開始,眼前的崎嶇山徑,都得重走一遍,先回到牛角狀的卡賀爾山再說。
下第一假山頭後,需陡下亂石瀑,可不比陡上來得輕鬆,除了心理壓力外,還得小心滑腳。
這座獨立岩峰,造型獨特,來、回呈現出不同的樣貌。
虎頭峰(鳥嘴尖山)下方的箭竹草原,間雜有褐色枝葉的小灌叢,為青青草原抹上一道色彩。
不同的角度看虎頭峰(鳥嘴尖山),會有不一樣的聯想。
仰拍虎頭峰(鳥嘴尖山),這個角度,不知你看到了什麼?
烈日當空,想找個地方休息,連綿草原偏偏不見大樹,唯獨虎頭峰(鳥嘴尖山)下,有上好的遮陰處,然而我反生膽怯,這些岩塊是否牢固?或許是我多慮了!
(11:40)
要回到卡賀爾山,得先下至鞍部再陡上,一定要先吃點東西,才能面對挑戰,找個陰涼處休息一會兒。
面對著卡賀爾山,吃點乾糧、喝杯咖啡,肚子飽暖了,腦子也靈光了,突發奇想,終於想通,十二生肖的順位中,牛的後面就是虎,就是這麼簡單的推論,難怪會叫「虎頭峰」。
雲層開始在東邊山谷間聚集,可以看見能高越嶺道東段的天長大斷崖。
卡賀爾山的兩個犄角峰,各有一條稜線向南傾斜而下,中間形成一條草坡溜滑梯。
回望虎頭峰(鳥嘴尖山),晴空下,像隻傲視群峰的大鳥,難怪林務局的解說牌上標示著「鳥嘴尖山」,這回我是真看懂了!
(12:25)
回到卡賀爾山的山坳間,清晨路過時,太陽東昇,有山體遮蔭,此刻日正當中,已無處可躲。
右前方的大峭壁是奇萊主山東南坡的碎石大崩壁。
東側山谷的雲海已然形成,讓人目不轉睛的凝望這大一片雲海。
孤寂的走在稜線上,有雲海為伴就太幸福了,若能坐下來喝杯咖啡,那才是享受!
(12:40)
卸下背包,暫且停歇,怎能辜負如此無敵景緻,就耽擱些許時間又何妨!
觀看~在能高稜線觀雲海
雲海越積越厚,輕柔似棉絮,漫淹達天際,好想凍結時間,讓我多待一會兒!
倚著背包,頂著烈陽,獨享眼前大片雲海,可知人生難得幾回見!若能再來杯咖啡,就更美好了!
西邊的朵朵白雲,越過稜脊,正飄進東側的雲海裡。
(13:05)
紅毛杜鵑叢裡,坐看雲起,一轉眼間,風雲變色,疾風狂舞,雲霧急速的飛越稜線,攪亂了寧靜的雲海,也催促我快快離場。
原本晴空萬里,不消多少時間,四周已是一片白牆,悻悻然的趕忙下山,先回到電塔平臺。
鑽進芒草叢裡,芒草叢令人生畏,那銳利的葉緣,常會割傷皮膚,還好全付武裝,方保全身而退。
比人還高的箭竹林,如走箭竹隧道,根本看不到外頭視野。
(14:45)
出能高登山口,往右是檜木保線所可通達花蓮,左行回天池山莊還有2.5公里。
走回能高鞍部是一段上坡路,走來腳步蹣跚。在能高鞍部短暫休息後,回山莊的腰繞路還很漫長。
小溪澗岸邊長滿了梅花草,而天池山莊附近,則是梅花草安身立命之處,族群龐大。
(16:15)
回到天池山莊,累累的,懶懶的,躺在床上,休息一會,就是小確幸。
後記:
1. 清晨上能高山,最好在能高鞍部穿上雨衣、雨褲,過了鞍部,露水濕重,芒草叢生,能高登山口,腹地狹窄,並不方便穿著。
2. 能高山,在日治時期因山名有個「高」字,而與玉山(新高山)、雪山(次高山)合稱「台灣三高」。
3. 能高越嶺古道西起南投縣霧社,沿塔羅灣溪上行,越過中央山脈的能高鞍部,下木瓜溪抵達花蓮縣銅門,全長約26公里,是早年往來台灣東西部的主要捷徑通道,如今依舊是台灣越嶺古道中,相當熱門及大眾化的一條路線。
4. 能高鞍部有東西輸電線及保線路橫過,立有一座「光被八表」紀念碑。
5. 由天池山莊單攻能高主峰,來回可能超過13小時,宜謹慎評估體能及考慮天候因素,加上全程無活水源,帶足飲用水是非常重要的,若遇烈日當空,恐有缺水危機。
6. 前往能高主峰,最主要的障礙是高聳密集的箭竹叢,沿途步條並不多見,遇惡劣天氣,迷霧籠罩時,恐有迷路或誤闖獸徑的危險,晴空萬里時,得注意紫外線的危害,會有曬傷的憂慮,當然結伴而行,可降低不少風險。
7. 卡賀爾山後方的岩峰,名之虎頭峰未見相關紀載,還是以鳥嘴尖山稱之,會比較通用。
我的足跡:
參考地圖:
參考資料:
延伸網頁:
2018/10/03 能高越嶺西段 之 能高主峰(DAY2)
2018/10/04 能高越嶺西段 之 能高瀑布(DAY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