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/9/10 鹿角坑生態保護區 楓林瀑布 順遊水尾光武坑道(農曆七月二十)
台北丟腳筋登山隊 台南縣永青山岳協會
鹿角坑生態保護區,隸屬陽明山國家公園,平時不開放,須事先申請,鹿角坑步道單程2.7公里,止於楓林瀑布。
水尾光武坑道,位於新北市金山區獅頭山公園下方,坑道長約360公尺,由水尾端進入,出口在磺港端。
我的路線:
鹿角坑生態保護區岔路口 ↹ 彩虹橋 ↹管制站 ↹淨水廠 ↹ 楓林瀑布
前言:
經台2甲線,走陽金公路,中湖戰備道路左轉,在下七股站等候台北丟腳筋登山隊來會合。
盛開的銀絨野牡丹,全株被長絨毛,花初開時豔紫色,轉為紫紅色,在公車站牌旁,應屬園藝種。
(09:05)
與丟腳筋登山隊會合後,續往馬槽花藝村的方向開,在鹿角坑生態保護區的岔路口臨停下車。
在岔路口集結,兩隊山友相見歡,整裝完畢後,大夥沿著柏油路往下走。
竹子山,山勢挺拔,雲霧繚繞,陽明山國家公園裡的「高山」,海拔1,103公尺,因屬軍事管制區,較少山友攀登。
路旁一道白瀑,高約5米,瀑水聽說是來自馬槽花藝村的溫泉排放水,半透明狀的白磺泉,是另類的溫泉瀑布。
(09:14)
彩虹橋前,兩隊山友來一張大合照,第一次的合作會師,台北是主,台南為客,客隨主便,同行鹿角坑步道,共登楓林瀑布。
彩虹橋,造型簡潔明亮,四周綠帶環繞,橋下的馬槽溪溪水不豐。
馬槽溪,是鹿角坑溪的支流,匯納了白磺泉水,溪水呈現乳白。
(09:20)
抵管制站,一棵盛開的白匏子,要不是花小色褐引不起關注,這滿山怒放的白匏子也算是盛況空前。
白匏子,葉形如匏?(看不懂),葉背粉白,山林裡常見的喬木,陽明山的山區可真不少,在彩虹橋上,即望見滿山遍野的白匏子。
管制站是進出鹿角坑生態保護區的唯一通道,平時並無人看守。
保護區柵門有鐵鍊鎖住,依規定申請核可後,便會取得一組開鎖密碼,可自行開鎖進入。
碰巧保育志工到來,當場就查核身份並驗證,由於人數眾多,隨機抽點幾位,沒問題後才放行。
管制站前有一特殊的工具,黏在鐵板上的洗衣刷,在進入保護區前,必須先把鞋底刷一刷。
保育志工剛好也來巡山,於是大隊人馬就跟隨著保育志工的腳步前進。
(09:43)
土石路寛敞平坦,大家說說笑笑的健行,盡頭處是鹿角坑淨水廠加壓站。
繞到淨水廠後方,是鹿角坑溪的溪谷,淨水廠攔截溪水成池。
溪床上遍佈亂石,由於鹿角坑溪遭大雨沖刷,土石危害,路徑時有改變,此刻的溪水淺流,通過溪床就簡單多了。
鹿角坑溪與楓林溪在此匯流,取左行前往楓林溪。
石吊蘭,著生樹上,垂枝纖細,漏斗形筒狀花,葉為鈍鋸齒緣,實為苦苣苔科,非蘭科植物。
(09:51)
步道沿著楓林溪右岸而行,大隊人馬全隱沒在冷清草及闊葉樓梯草為主的原始叢林裡。
過溪,枯水期的楓林溪,水量不大,步道輕易的由楓林溪右岸移位到左岸。
溪水低吟,山蘇高掛,粗壯的九芎散生在溪谷兩側,姑婆芋與冷清草,為大地覆蓋綠毯。
腐木上的白小菇,一大群的聚生,袖珍可愛,只是不知有沒有毒?純欣賞就沒事。
(10:12)
溪谷深處,悶熱無風,步道原始,高低崎嶇,時而涉溪,時而攀岩,大夥全汗流浹背,絲毫不輕鬆,隊伍在一處寛廣的溪床停下腳步,就地休息,補充水分,吃點水果。
抬頭仰望,無意中發現樹幹高處開了幾朵毬蘭,原來毬蘭也是爬樹高手,要不是開了花,怎可能發現牠。
座處旁的岩塊上,豆芫菁頂著大紅頭,四處尋覓食物,知道牠有毒,不去騷擾牠,靜靜的觀察牠的動態。
觀看~豆芫菁
赤車使者,長在溪床上的岩縫裡,外形與冷清草相近,感覺赤車使者的葉較短肥有立體感。
續沿溪床上溯攀爬,沒有固定的路徑,走起來特別吃力。
大小岩塊錯落堆疊,一方面要找尋攀登的踏足點,一方面得試探岩塊的牢靠度。
溪床的巨岩,在某次的大雨中,由高處轟隆滾落,卡在一處溪床裡,很不穩定的溪谷。
時而左岸,時而右岸的變換路徑,行走楓林溪,就是一趟涉溪的行程,若遇豐水期,可就驚險刺激。
朝著溪谷深處繼續挺進,聽聞人聲喧嚷,瀑布就快到了。
(10:48)
抵楓林瀑布,瀑布涓秀,隱身在保護區,少了人為干擾,多了天然雅緻,因是限定祕境,特顯柔情氣質。
楓林瀑布,瀑高約20公尺,瀑布直瀉而下,形成一窪小水潭,潭水不深,容易親近,水聲淙淙,清涼有勁。
楓林瀑布是鹿角坑生態保護區的亮點,站上岩石頂端,與楓林瀑布合影留念。
瀑布旁的岩壁上,九頭獅子草也圖清涼,長相健壯而多分枝,一副快活樣,笑得合不攏嘴。
瀑布下方的水灘中,沼蝦不畏生人,很容易接觸,不過要小心牠的螯。
楓林瀑布已是鹿角坑步道的終點,在此短暫的休息後,原路折返。
(11:07)
下切了一段岩石路,回望密林中的楓林瀑布,小家碧玉,清秀可人。
生態保護區裡,沒有登山步條,無明顯的路跡可循,留意疊石位置,也是辨識路線的方法。
茂密的植被中,步道反而明顯易見,不過,步道也都是岩塊,行走其間,大意不得。
(11:24)
休息點的淺水灘裡,生存著不少的臺灣馬口魚,喜低溫而清澈的水域,雜食性,好在淺灘處活動。
途經溪床,一根斷裂的枝幹上垂掛著一枝毬蘭,讓我得以近距離的拍照觀賞。
亂石溪谷交錯,路徑雜亂不明,現在步道有跡可循,就顯得輕輕好走。
(11:55)
行走楓林溪並未特別留意楓林的踪跡,倒是淨水廠的水池畔有幾株楓香。
水池畔,設有石桌石椅,鋪上碎石,環境倒也清幽雅靜,坐在這裡發呆或野餐,不失好景緻。
看著碧藍池水,有一股衝動想跳入泡涼,那一定痛快淋漓。全身悶濕燥渴,看這池水,馬上有清涼降溫的效果。
堰體的斜面沒有太多的溪水可溢流,靠近淨水廠一側,修建一道階梯狀魚梯,可供魚兒洄游。
(12:13)
離開鹿角坑生態保護區,再把鐵門鎖上,保育志工巡山完畢已先行離去。
過彩虹橋,順著柏油路再往上走一段路,就會回到岔路口。
(12:24)
二部遊覽車就停靠在岔路口,全隊到齊後,驅車直往馬槽花藝村,泡湯放鬆、舒緩疲累。
(13:35)
馬槽花藝村的湯屋是半露天的,灰色半透明的白硫磺泉, 90分鐘收費800元(假日)。大眾池,則每人收費100元。
(13:48)
今天是例假日,停車場客滿,鹿角坑生態保護區裡禁止炊食,沒想到馬槽花藝村禁用外食,夥伴們只好輾轉移到一旁的土地公廟前。
馬路旁的排水,就是馬槽花藝村排放的溫泉水,在彩虹橋附近看到的灰色半透明溪水,應該就是來自馬槽花藝村。
白匏子,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的族群數量龐大,開花時節,滿山花海,可惜沒能引起注意,只好獨享這片野趣。
洋落葵,串串的白花穗,攀掛在樹上,飄來陣陣花香,俗稱藤川七,嫩莖葉可採摘炒食,是美味可口的野菜。
(14:46)
緊接著還有行程,丟腳筋登山隊要引領我們到一處神祕景點。下陽金公路約半小時車程,抵豐漁社區停車場。
威靈宮位於獅頭山的山麓,從廟旁的巷弄往後走,崖壁上刻著水尾光武坑道,這就是今天的神祕景點。
我們點亮頭燈,魚貫進入這個挖通獅頭山底層,高兩米、寬一米的戰備坑道。
坑道沒有照明,有幾處岔坑,還好除了主坑道外,都有木柵欄阻隔,禁止遊客進入,這些未開放的岔坑,則有蝙蝠進駐,這二隻蝙蝠就好像是門口的守衛,喝令我們別亂闖民宅。
(14:54)
出了坑道,是磺港端的入口,在野台廣場旁,接上獅頭山公園步道。
獅頭山公園位在金山海岬上,由海防軍事要地,轉型為賞海觀光勝地。
(15:00)
好運道的入口,小沙彌石刻迎客,可愛的小沙彌,笑容可掬,自然好運道來。
好運道是一條枕木階梯步道,在木階的中間填滿木屑,走來相當鬆軟舒適,很適合親子健行。
意外的在稜脊上摸到海拔67公尺的金包里山基石,編號1023,三等點上頭有一座廢棄碉堡,碉堡上頭另有一顆海軍三角點。
寛闊的平臺休息區,地面鋪滿木屑,擺上三尊小沙彌石刻,並置放長圓木當椅,環境整潔素雅。
好運亭原是一處望海高臺,因四周植栽密集,已看不見海景。
崖邊有一尊偌大的彌勒佛石刻,端坐在海崖上,有容乃大,笑看人間。
崖邊棧道,山海共織,景觀優美,可惜高大的喬木,遮擋部份視野,無法一窺全景。
可見金包里溪的跨橋與員潭溪畔的自行車道建置工程。
另一頭可遠眺野柳海岬,及更遠處的基隆嶼。
水尾漁港外灘就是舊金山海灘,沙灘上弄潮的人們,享受著大自然風光,右上方則是核二廠。
(15:15)
出好運道,沿著步道北行,砲台遺址居高臨下,形成絕對的制高優勢。磺溪的出海口堤防,則突出於磺港海灣。
走在獅頭山稜線上,西北側為磺港漁港,東南面有水尾漁港,延伸方向可見野柳岬全貌。
磺港漁港原是磺溪的出海口,磺溪也就是鹿角坑溪的下游,經人工改道,截彎取直,切斷與磺港漁港的通道,以期減少漁港淤砂的問題。
磺港大橋的一端是救國團金山青年活動中心,年少輕狂的酸甜旅程,漂泊遊子的海灘悸動,如今人事已非,記憶模糊了,視野迷離了,竹子山頭也罩起雲霧。
觀景平臺,是一處休息廣場,設有公廁,也是最多遊客造訪的場所。
海州常山,花絲與花柱細長,挺出花冠外甚遠,海崖邊上有不少族群。
海桐,果實球形有三稜線,海岸防風優良樹種,耐鹽、耐旱、耐寒,且抗強風。
(15:24)
行至金山岬的海崖邊,大海中佇立著二塊醒目的岩礁,這是獅頭山公園最負盛名的地標~燭臺雙嶼。
觀海亭前好風光,居高臨下,海天一色,游目聘懷,心胸舒暢。
圓形景框裡,燭臺雙峙,是遊客拍照留念的首選。
燭臺雙峙,同治十年,淡水廳志將此為淡北外八景之一。
琉球女貞,葉革質,頂著海風,列植於海崖之顛,橢圓形的核果,成熟時為黑色。
漢氏山葡萄,蔓生藤本,光滑無毛,低海拔山區常見,果實色彩豐富,不可食用。
眺望觀海亭和野柳岬的海景,真是美不勝收,抛卻世俗煩憂。
(15:51)
回到豐漁社區,員潭溪出海口處,有一座高架的景觀橋,上橋後可以橫跨員潭溪,下到舊金山沙灘,踏浪戲水。
(16:06)
停車場旁有一間豐漁社區的公共溫泉浴池,分男湯、女湯,有興趣者不妨寛衣解帶,在此享受泡湯樂趣。
很感謝丟腳筋登山隊今日安排的滿檔行程,除了探訪陽明山最後的祕境外,也享受馬槽溫泉的白磺泉湯,下午再安排加碼行程,探祕北海岸的神秘坑道~水尾光武坑道,及欣賞獅頭山公園的海天勝境,真是充實的一天。
不過,由金山要回台南的路途可漫長了,假日的台2線堵車嚴重,要上高速公路得先經台62快速公路,落日餘暉映紅了青山,很快的掉落地平線,天色漸暗,車廂沉寂,引擎聲持續作響著。
後記:
1. 陽明山國家公園有三個生態保護區:鹿角坑生態保護區、夢幻湖生態保護區、磺嘴山生態保護區,都得事先申請,且須是團體申請。「鹿角坑生態保護區」限定每日只開放8隊次入園,每隊最多10人,也就是每日限額80名。
2. 鹿角坑生態保護區,屬較冷門的登山路線,人煙稀少,又有管制,路徑不明,有人帶路會心較安全。若遇雨天,溪水湍流,天雨路滑,多次的涉溪,會有安全的疑慮,不適合前往。若自行開車,可直抵管制站前路邊停靠。
3. 水尾光武坑道,沒有照明,規畫亦欠周詳,基於安全理由,暫不開放,但也未裝阻隔設施,僅於入口處立有告示,遊客進出應要準備照明工具,手機光線則稍感不足。另外,岔坑不要隨意探險,比較沒有安全顧忌。
我的足跡:
GOOGLE地圖:
參考資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