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/06/06 月眉山
月眉山(米棧山) 標高614公尺 一等三角點 小百岳
我的路線:
南側登山口 ↹ 第一觀景平台 ↹ 平台區 ↹ 第二觀景平台 ↹ 月眉山
走11丙省道,過米棧大橋,139縣道左轉,橋旁有一休憩亭及瞭望臺。
(13:40)
隨即右轉花38-1鄉道,路口有指標:月眉山步道南側登山口5.1KM。
稻田中,眺望鯉魚山及中央山脈,景色天成,壯麗雄偉。
經龍山福德正神廟,繼續直行,進入山區,道路窄小,路多彎曲,崎嶇破損,芒草甚高,不免心生疑惑,看到花38-1的里程柱,方能定下心來,用力給它開上去就對了!
正在擔心會車問題時,正面迎來一輛車,恰巧位在路寛處,互相禮讓一下就通過了,一路上再也沒有遇到其他車輛。
過彎處因視野狹隘,為了確保沒有車輛衝過來.不得不按按喇叭,今天在這荒山野地裡,偷偷的按上好幾回。
(14:20)
過了7K的指標,登山口(約在7.5K處)就快到了。
抵南側登山口,路旁已停靠一輛車,可見步道上有山友造訪。
月眉山步道的起點(0K)在北側登山口,終點(4.8K)則在南側登山口。三角點剛好位在步道中點(2.4K)位置,因沒有車輛可接駁,不方便縱走全程,預計走到三角點折返,全程約是4.8 K。
整裝完畢,步入登山口,隨即通過小木板橋。
錫蘭橄欖,紅葉鋪滿步道,與杜英相像,從葉柄較長、且兩端膨大,可看出端倪。
坡面鋪有枕木,走來輕鬆不費力,屬於大眾健行路線。
沒有樹林的步道兩旁,盡是比人高的五節芒,步道上的綠草如茵,可見這是有定期維護的步道,否則早就被芒草所掩沒了。
綠樹遮蔭,涼爽舒適,平坦易走.真是條無可挑剔的國家級步道。
(14:30)
上行至平頂,木棧觀景台(第一觀景台),設有長椅及解說牌。觀景台上有來自太平洋的海風,是個當風歇涼的好地方。
向東可眺望水璉村及太平洋,向西可俯瞰由中央山脈流出的壽豐溪,在海岸山脈邊緣匯入花蓮溪。
綠蔭步道,曲徑通幽,清風拂面,最是享受。
走出樹林,迎來艷陽高照,芒草叢裡,步道從中間畫過。
斯氏懸鉤子,攀緣灌木之上,枝條垂懸,熟果呈紫黑色。
五節芒廊道,可算是月眉山步道的特色吧!
(14:40)
接上產業道路,沒有高大的森林,整個山頂好似剛理過平頭,特別清爽明亮。
產業道路依著寬稜修築,伴隨有電線桿的架設。
嶺頂雜林幾乎砍除殆盡,改植檸檬樹和山櫻花。
走在海岸山脈的稜線上,大冠鷲在天空盤旋,花東縱谷平疇沃野,米棧大橋橫跨花蓮溪,溪流傍著海岸山脈向北流去。
一棵高大的相思樹意外的被保留下來,樹下的米酒和杯子,是獻給大地的供品?
電線桿向前方山頭延伸,寬稜平頂,視野遼闊,藍天白雲,景觀清新。遇山友下山,互相打聲招呼,並得知三角點上已無其他山友,停靠在登山口的那一輛車就是他的車。
電線桿的盡頭止於果園中,不見其他房舍,這項供電設施,會不會成本高了一點?
(14:50)
平台區的盡頭有一高台,高台上另有一觀景台(第二觀景台),因為四周植栽,過於高大,遮掩視野,難有景觀。
勉強在樹縫間隙中找到了東邊水璉村和太平洋.西邊是花東縱谷及中央山脈,此時雲霧漸增,視野有限,加上烈日炙熱,還是早早離去為妙。
離開產業道路,續行枕木步道,這是步道中坡度較陡的一段。
(15:00)
「綠色宣言」的告示牌,就要走入密林中,另有警示牌提醒山友,「請勿離開步道以免迷路」。
原始林裡,林木密生,遮蔽光線,腐葉黝暗,路面濕滑,像是座黑森林,可惡的太陽在這個節骨眼,竟躲到雲端裡去了。
林相原始,泥濘陰濕,下至鞍部,續往上走,心理作祟,想到這山頭已沒其他山友,內心格外膽怯,沒敢停下腳步,希望早點離開黑森林。
這個2.5K里程樁,代表距離北側登山口2.5K,步道上每隔0.25K立有一根里程樁.方便山友有所依循,前方就是月眉山三角點了。
(15:10)
穿出密林,三角點就位在步道上,長廊兩旁設有長椅,並立有一等衛星控制點。
兩側全是樹林遮蔽,毫無視野可觀,這個一等三角點未免太平庸、太低調了一點。
野牡丹,果真是月眉山步道上最野艷的花,嬌美而大方。
過三角點續行,可通往北側登山口,對於一等三角點,未必就要有特別的期待,用平常心走步道,才會遇見驚喜。
就此折返,對於幽暗及密林的恐懼,穿越黑森林要趁早,若是烏雲蔽日,可能就得點上頭燈,要是雲霧籠罩,就更添心驚。
華八仙,是低海拔林緣常見的常綠灌木,白色萼片一開花就輕易的可以辨識,青綠色的蒴果,就讓我認不出來了。
海岸闊葉林裡,九芎的數量頗多,樹皮光滑且呈褐黃色,在幽暗林中,可輕易辨識。
台灣騷蟬,真是夠誇張的,這一小丁點,鳴叫聲響徹林稍。「蟬噪林逾靜,鳥鳴山更幽」的最佳寫照。
有蕨類和冷清草的植被,代表在有透光的林緣邊,相較於密林裡少見植被,會讓人更讓人安心一點。
(15:45)
鑽出密林,天寛地闊,草木青綠,壑然開朗,不由得神清氣爽,草地盡是車前草,圓端擬燈蛾棲息在枝葉上。
順著禿頂的山頭邊坡往下走,再過不久,或許這片山頭也會種上農作植栽。
通條木,枝條下垂,成串的果實,垂掛在步道上方。
回望小山頭,來自太平洋的霧氣已開始籠罩,還好,下來的快,要是在密林中,遇上迷霧森林,就恐怖了。
順著產業道路而下,俯瞰雲霧中的壽豐溪。
車道與枕木步道並行,從步道上殘留的枯草,這幾天可能才剛除過草,無怪乎步道上的草皮,如此的青綠平整,我想我來的正是時候!
倒地蜈蚣,大面積的延展在果樹周圍的綠地上,數大是美,不起眼的野草花,用心觀察就會悸動。
回到步道與產業道路的分岔口,沿著右側的產業道路走下去,看看有什麼新發現,此刻的太陽已被雲霧遮掩,還蠻適合健行。
下了平台區,車道陡下,逕流的雨水,形成道道的雨蝕溝及窟窿。
經過一間工寮房舍,接水泥路,道路就好走了。
樹杞,高約3米,花開枝頭,滿樹花朵,還真壯觀。
毛軸莎草,小穗著生於延長的穗軸上,呈穗狀排列。稈身與葉片寬度,皆大於碎米莎草。
接上花38-1,還得再往左行,才能回到南側登山口。
疏穗莎草,根莖粗短,小穗二列,排列鬆散。
通脫木(蓪草),樹幹白色柔軟,是小時候勞作包裡常見的材料。
(16:20)
看到車子,行程結束,打道回府,有指標到米棧大橋5.7K。
路況現場:有幾處路況不是很好,整體而言,大致良好。鈴の宇月眉民宿,正在進行修路工程,路面多泥塊。
6K處,一道突起的水泥路面,很容易撞到底盤.
龜裂破損且下陷的水泥路面。
一處土石流堆,車輛通過會打滑且磨到底盤。
後記:
1.月眉山步道南段,稍有起伏但坡度不大,是一條大眾化的健行步道,加上國家級的步道維護,途中可觀山、觀海、觀縱谷,很適合親子共遊。
2.綠色宣言:為保護山林自然生態與景觀,前方步道維持原始路徑。請您用眼睛欣賞,用耳朵聆聽,用鼻子深呼吸,用心靈去感受,屬於大自然的一切。
3.月眉山是海岸山脈上第一個重要的制高點,所以立有「一等」三角點基石。 南、北縱走需有接駁。
4.月眉山平台處,沒有森林遮蔭,陽光炙烈時節,得小心防曬。
5.月眉山步道全長4.8公里,是海岸山脈上唯一的國家級步道,南、北二側各有一登山口。有機會另找北側登山口上月眉山。
附記:
139縣道往米棧步道途中,偶遇在樹梢上跳躍而過的台灣獼猴,猴群正對著車內的我,表示出敵意和警戒。
我的足跡:
Google地圖:
參考地圖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