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/12/13 司馬庫斯步道(農曆十一月初三)
 
台南縣永青山岳協會 
 
司馬庫斯 海拔1598公尺 位於新竹縣尖石鄉 為泰雅族部落 曾有「黑色部落」的稱號 

undefined

 

(06:00)

在泰崗部落的慕懷樹農場民宿吃過早餐後,天還沒亮,中巴開啟車燈離開竹60鄉道,沿著「司馬庫斯產業道路」,在暗黑中蜿蜒而行。

左彎右拐,盤旋繞路,有些路段僅容一輛車通行,亳無會車的空間,幾個髮夾彎卡卡的,中巴甚至得前後來回倒車才能順利過彎。

undefined

 
(07:00)
當看到「歡迎光臨上帝的部落司馬庫斯」的牌樓時,心神才獲得解脫,如釋重負,彷彿苦難已過。再往前30公尺即抵達司馬庫斯停車場,我們終於來到如人間仙境般的優勝美地。

undefined

 

陽光剛照耀山頭,這裡是尖石鄉最偏遠的部落,部落的發展全靠住民的集體意識協同工作,胼手胝足開墾建設,才能有今日令人激賞的規模。

undefined

(07:08)

下了車,先在「司馬庫斯」木製牌坊前留影。

undefined

(07:20)

部落裡的房舍、彩繪、木雕等都具有濃厚的部落元素,也都能吸引眾人佇足欣賞,拍照留念。

undefined

undefined

 

黑熊、貓頭鷹、生命之樹等傳統木雕,就在廣場前守護著這塊土地。

undefined

undefined

 

部落裡的販賣部,有農特產及紀念品,飲料等,但不賣菸酒;二樓則是雅竹餐廳,提供泰雅風味餐的合菜。

undefined

(07:25)

路口的木匾是住民的門牌,房舍皆為木造,就地取材,上頭覆蓋紅鐵皮屋頂,建造出專屬主人一家的格調。

undefined

undefined

 

(07:29)

往神木群的道路轉彎處,設有瞭望臺一座。

undefined

(07:30)

出了部落,產業道路旁種滿楓香,此時陽光耀眼,正從對面山頭升起,照亮了整個司馬庫斯。

undefined

undefined

(07:36)

木匾上標示著往前巨木群,另有下叉路可下到司立富瀑布。

undefined

(07:41)

抵達巨木登山口,照了團體照,即開始來回10公里的健行,還好,步道沒有陡坡岩塊,舒適清潔,平緩易走,是條大眾化的路線。

undefined

 

過登山口,視野開闊,可眺望對面山頭,那裡是鎮西堡神木群附近的山頭,基那吉山、馬洋山、馬望山等的雪山山脈支陵,清晨的陽光在薄霧中綻放光芒,山巒交錯,景色至美。

undefined

(07:48)

進入竹林區,竹林整理的幽雅乾淨,桂竹長的又密又直,步道有些溼滑泥濘。桂竹是泰雅族人,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角,吃的住的都需要它,1K的休息竹椅,就是利用桂竹搭成。

undefined

(07:56)
竹林中有一溪流,名為「味道溪」,溪水清涼乾淨,水聲潺潺,是早年司馬庫斯族人浸泡獵物之所,也就是把味道溪當作保存食物的天然冰箱來使用,而舊部落就在此溪流上方。

undefined

undefined

undefined

 

過竹林區,有一段二葉松步道,步道上覆滿松針,踩過鬆軟如地毯。

undefined

(08:17)

2K休息區有長竹椅可供歇腳,另一側搭建廁所,現在昃枯水期,水源不足,廁所味道可不好。

undefined

(08:20)
碎石坡是步道最驚險的地段,上頭不穩定的岩盤裸露,隨時有崩塌的危險,下方的碎岩塊一瀉千里直達深谷,行經此地不可只貪圖欣賞對面壯闊的山巒和塔克金溪的美景,而忘了上頭及腳下潛在的危險,還是快速通過吧!

undefined

undefined

undefined

(08:25)

有一開闊墾地的櫻花區,雜木盡除,據說以前是種水蜜桃,現改種櫻花樹。櫻花樹的葉子正轉紅,搭襯青山,景色絕美,假以時日定成賞櫻勝景。

undefined

undefined

 

有多處的香菇段木集中區,置放林蔭下,不知是季節不對,還是已廢棄不種,未見整理栽植。

undefined

undefined

(08:32)

3K的楓香亭,附近遍植楓香,可惜未見楓紅。

undefined

 

有一大岩石擋道,部落貼心的搭建棧道木橋,方便遊客繞過巨岩。
undefined

undefined

 
留意一下腳邊,會發現有許多青剛櫟掉落,而楓香和青剛櫟都是種香菇段木的重要木材來源。

undefined

(08:55)

4K的休息區裡設有觀景廁所,顧名思義,即上廁所還可同時賞景。一棵老松一枝獨秀的挺立在崇山峻嶺前,景色有緻。

 

 

undefined

undefined

 

過了休憩亭,步道傍著溪流而行,飽和的溼氣讓枝條上掛滿了菘蘿,

undefined

undefined

(09:13)

走到步道盡頭,為巨木群解說平臺,林蔭下,蕨類密佈,青翠欲滴。

undefined

(09:15)

巨木區呈O形路線,往右側跨過清溪小橋,小溪清澈貫穿園區,涵養山林,溼氣滋長。

undefined

undefined

undefined

 

這是紅檜最喜愛的生長環境,裡頭有超過20棵樹齡達一千年以上的紅檜,大夥放慢腳步,細細讚嘆、慢慢欣賞參天巨木的力與美。

undefined

undefined

undefined

(09:31)

其中最具霸氣的大老爺巨木,樹齡2500年,樹高35公尺。泰雅族語稱它「YaYa」,應叫做母親巨木,不管稱謂如何,巨木依然故我,站在巨木前,人顯得異常渺小,它總是張開雙臂,擁抱需要撫慰的心靈,給遊子一股溫暖及安定的力量。

undefined

 

想和巨木合影,就必須站上岩石,再來個仰拍,才能拍到巨木的神韻。不解的是為何就不叫神木呢?這或許跟司馬庫斯族人的信仰有關,不允許把巨木神格化吧!

undefined

 
(09:48)
回巨木群解說平臺,完成了巨木巡禮,休息片刻,享受山林無私的招待,負離子帶來身心安定,芬多精讓人神清氣爽。

undefined

 

回程了,林蔭下的步道,還充滿著巨木群高大的能量,遠山含笑,腳步不知不覺的輕盈起來,舒適輕快。

undefined

undefined

undefined

(11:35)

返回部落,成列的楓香以多彩的霓裳歡迎嘉賓,瞭望臺前二棵栓皮櫟,高大挺拔,就像是部落的守護者。

undefined

undefined

 

用過午餐後,漫步部落各區,白花鳶尾潔白純靜,就像司馬庫斯不染一斯匠氣。

undefined

 

廣場上的精神堡壘「生命之樹」, 延續著部落先人開拓的精神 。undefined][]

 

黑色岩板的「部落教室」,是為孩童的學習而搭建。

undefined

 

幾株楓紅,裝飾深山部落,顯得更貼近寒冬。

undefined

 

凝聚族人力量的基督教堂,環境清幽。

undefined

 

舉目所見的一切都是住民們用雙手,為自己的家園同心協力打造的成果,將一個默默無聞的偏鄉部落推銷出去,觀光客也開始湧向此地,看看雅竹餐廳用餐的人群,裡頭只賣當地的農特產品的補給站,司馬庫斯終於在發現神木以及道路開通之後,開始發光發熱,今日的司馬庫斯部落已今非昔比。
undefined

undefined

(13:50)

因道路狹窄,中巴下山的交通管制時間是13:40~14:00放行,其他時間皆禁止上下山,我們趕在下午2點前離開司馬庫斯。

 

undefined

(15:52)

下到那羅溪畔,稍事休息,回到內灣老街,不能免俗的來個老街人擠人、老街吃再吃。上高速公路前再吃個客家菜晚餐,飯後就一路歡歌回台南。

undefined

 

後記:

前往司馬庫斯的道路,異常狹窄,驚險萬分,會車困難,配合當地的管制時間,可確保人車安全。

 

我的足跡:

undefined

undefined

undefined

 

GOOGLE地圖: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堂葫蘆 的頭像
    堂葫蘆

    堂葫蘆的山野部落

    堂葫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