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/10/30~11/01 八通關 上 玉山北峰~D3
11/01 北鞍冷杉營地-玉山北峰-塔塔加鞍部
▲玉山北峰/3858m/
▲玉山北北峰/3833m/
07:30 玉山北峰
08:10 玉山北北峰
09:40 北鞍冷杉營地
14:10 西峰下觀景台
前言:
夜裡忽雨,雨滴從冷杉枝葉落下,滴滴答答的打在帳篷上,幽靜的營地,特別擾人清夢,也特別的揪心,明天陽光是否賞臉?玉山能否照面?期待雨過天青,圓我一個完登百岳的夢~
(06:30)出營地上稜線,遠方山嶺被雲海圈圍,彷彿是座小蓬萊仙島
眺望玉山北峰,峰頂的玉山氣象站,建築物顯而易見
輕裝前往玉山北峰,由玉山杜鵑、玉山圓柏組成的厚實樹牆,幾株玉山小蘗由樹叢竄出
仰望玉山氣象站,白色的建物反射著太陽光,斜坡上掛著太陽能光電板
灌叢外的一道岩牆,彷彿是歷史遺跡裡的古城牆
矮盤灌叢裡忽上忽下穿梭前進,有了螢光標竿指引方向,就不怕迷路了
太陽露出久違的光芒,一條雲帶巨龍,從水里的方向,順著陳有蘭溪溪谷蜿蜒而上
(07:30)玉山北峰/3858m,無基石,位在玉山氣象站後頭,今天的玉山北峰一片祥和,山頭更是充滿喜慶,在歷經六年的百岳縱走,終能站上玉山北峰完百,特地準備一瓶可樂,二顆蘋果,象徵完百的簡單儀式,留下山旅生涯的指標性紀念
北望玉山北北峰、後方山巒疊嶂,西巒大山、治茆山南峰、治茆山,雖然遙遠卻是熟悉
前往玉山北北峰,由鞍部仰望山頭,山形尖聳,稜脊瘦削,如遇強風就不宜前往
(08:10)玉山北北峰/3833m,沒有基石,又非百岳,很多山友並不感興趣,我覺得錯過可惜
唯有站在玉山北北峰,才能拍出與玉山主峰、玉山北峰同框的畫面
遊目四顧,遠眺平野,在鳳凰北嶺線外,是彰化平原、台中盆地,更能看到台中火力發電廠的四根大煙囪(視力應該沒那麼好,這是變焦的影像)
西方是東埔山,後方為阿里山山脈,二天前還在東埔山眺望玉山北北峰
順著玉山前峰的稜線西延,可見另一座白頂建築物~鹿林天文台、後方為東水山、北霞山連稜
由鞍部南眺,玉山東峰也進入眼廉,三座玉山百岳,近在咫尺,似乎可以一躍而過
北北峰的最北端,亂石堆置,再無步徑,霧氣由下方溪谷湧起,漫散開來
突然一陣雲霧襲來,昏暗間現微弱的觀音圈,稍縱即逝
雲卷雲舒,倏忽飄散,俯瞰陳有蘭溪溪谷,聚落及墾地大多集中在兩側河階上
折返北峰,由鞍部處眺望,南邊是玉山北峰,北邊是玉山北北峰
仰望基地台,建置在北峰的最高處,邊坡上的玉山小蘗,色彩繽紛,點綴美景
北峰西坡同是陡滑的碎石坡,除了玉山主峰外,還可貪婪的看見玉山小南山、南玉山、玉山西峰,這樣的視野實不容略過
站在東北亞最高的基地台旁,眺望360度的山川美景,不禁讚嘆台灣~好美!
氣象站後方一排的太陽能光電板,供給基地台用,而在北峰南坡面,另建置更多的太陽能光電板,供給氣象站用
玉山氣象站前,有個觀景臺,是觀賞玉山主峰的首選,也是千元大鈔的取景角度
眺望玉山主峰、東峰,昨天霧濃雲厚,一整天都不見主峰、東峰身影,今日乍現在雲霧縹緲間
玉山主峰「華麗而莊嚴的峰頭」,鹿野忠雄是這樣讚美玉山主峰的
站在氣象站旁的草皮上,眺望巍峨的玉山,不禁想起校歌的開頭:「玉山蒼蒼,東海泱泱」…
北峰東坡的稜肩上,開闢為直升機降落場
由玉山氣象站旁下停機坪,回望北峰、北北峰,兩峰高度僅相差25公尺
玉山岩鷚出來覓食了~台灣飛居最高的鳥
揮別北峰返程途中,俯瞰搭在灌叢山坳的帳篷,似乎避風,不識冷否?
除了圓柏灌叢外,北峰南坡的坳谷間,也有高大的玉山圓柏群落
俯瞰小鞍,台灣冷杉與玉山圓柏的分界線,營地就在前方崩壁處的冷杉森林裡
一座高山總要搭配一棵名樹,就選這棵玉山圓柏為玉山北峰的迎賓樹
玉山圓柏在霜雪凍寒的環境下,盤根虬曲的匍匐生長,雖然不能長成通天大樹,卻都是幾百年的老樹叢了
回到鐵練處,回眸玉山北峰,感謝有您才能堅持到底,感謝有您才能順利完百,玉山北峰您是我的精神標竿!
回到冷杉林裡,與玉山圓柏的森林景觀.截然不同
冷杉純林裡的二棵孿生樹,會是冷杉嗎?顛覆了主幹筆直的刻板印象?還是不免納悶…
一塊頑石,玲瓏巧緻,堅毅挺立在北鞍崩崖邊,希望還有機會再見
回營地前,再次眺望玉山北峰,此刻烏雲罩頂,光彩瞬時褪去,感受到北峰冷傲嚴峻的一面
對比腳下的山巒溪谷,卻是晴朗的好天氣,蜿蜒在山嶺間的新中橫公路,迴頭彎的明隧道,河階上的望鄉部落,在在都是二天前的美好回憶
前方陡斜面的荖濃玉山主北岔,昨日經過時,雨霧迷濛,毫無視野可言,最後那段的矮盤灌叢區之字路,還真費盡辛苦
(09:40)回營地收拾,可能因昨天下雨的關係,玉山北峰來回只遇見三位山友
協作在森林裡,吊起雨布儲水,也收集到不少的雨水,真是幸運,但也不能過於仰賴,畢竟這只是看天水,還是得背水上去,免得陷入無水之苦
背包上肩,走上稜線,高山天氣真是瞬息萬變,已看不清前方的矮盤灌叢斜坡,更遑論近在眼前的玉山主峰
崩壁邊坡上的二顆大門牙巨岩,和奇萊北壁的大門牙,有異曲同工之妙
上到荖濃玉山主北岔路口,到風口的0.3K完全是碎石陡上坡,需爬升200公尺,也是重裝的最後努力
迷霧中的碎石坡,是草木不生的荒陬野地,順著鐵鍊走,方不至迷失方向
視野有限的五里霧,不勝喘息就地休息,回望來時路,碎石坡景觀單調,不知走了多久?也不知還要走多久?
鐵錬外,觸目所及,除了碎石還是碎石,如果沒有鐵錬的話,可能會完全的迷失方向
前方隱約出現天光,看見山形輪廓,快到風口的主北岔了嗎?
見到指標柱,拉鐵鍊陡上,風口就到了,最該慶幸的是沒遇到強風
上到主北岔,接主峰步道,天候不佳就不上主峰了,順著「鐵籠」走廊下山去
雲霧還在山頭飄蕩著,很快就下到矮盤灌叢區,踩著輕快的步伐,之字坡一路狂下
(12:30)到排雲山莊已饑腸轆轆,外梯下是克難的外煮區,卸包休息煮食用餐
出排雲山莊,望著山嵐飄霧,宛如國畫裡的山水圖
經大峭壁、鐵鍊岩壁,上山的山友三五成群
(14:10)西峰下觀景台休息,雲霧飄忽,迷漫山巒
邊坡上的台灣鵝掌柴/高山鴨腳木,高海拔植物
玉山前峰登山口前,有塊平坦石好休息(最後一次的休息)
仰望玉山西峰、玉山前峰的鞍部稜線,天是那麼的藍,雲是那麼的白,離玉山越來越遠了
經玉山前峰登山口、孟祿亭
(15:50)出塔塔加鞍部登山口,廣場堆了好多材料,排隊等候接駁車下山
(16:10)回到上東埔停車場,圓滿的達成完百之旅~八通關上玉山北峰,這是我的登山練習曲,結業後才是自我磨練的開始,夥伴們加油了!
後記:
1.不在荖濃溪營地紮營是正確的選擇,除了不用摸早黑外,北鞍冷杉營地因雨並無其他山友,等天亮了再輕裝前往玉山北峰,特別的神清氣爽!
2.北鞍冷杉營地的海拔3671公尺,比起圓峰山屋海拔3689公尺略低,卻是住過營地的最高海拔,而荖濃溪營地的海拔3370公尺,落差在300公尺。
3.北鞍冷杉營地,是協作們運用的小營地,約可容納四頂雙人帳,附近沒有水源,仰賴雨水收集,自己背水以備無水之苦。
4.玉山北峰海拔3858公尺,在玉山群峰中的第三高峰,峰頂的氣象站始建於日治時期,是台灣境內海拔最高的建築物。
5.選個特別的日子~111年11月1日~我在玉山北峰完百紀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