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/6/24 白姑大山 DAY2

司晏池營地~白姑大山~司晏池營地~登山口

▲白姑大山

 

 

 

白姑大山 標高3,341公尺 一等三角點

白姑大山中峰 標高3,050公尺

 


 

我的路線:

 
03:40 司晏池營地
04:30 白姑大山中峰
05:05 吉他營地
07:20 草青池
08:00 白姑大山(休30分)
10:40 吉他營地
11:35 白姑大山中峰
12:05 司晏池(休70分)
14:30 三錐山
16:05 白姑大山登山口
 
 

undefined

 

 

前言:

(03:40)
頂頭燈摸早黑,草叢步徑多處積水泥濘,進入比人高的箭竹林。


(04:30)
爬上白姑大山中峰(57)時,天色尚且晦暗不明,回程再補拍照。

 

(05:05)
過白姑大山中峰,步徑下切箭竹密集,陡坡略有濕滑,箭竹充當抓握,低鞍處見「吉他營地」(65),營地小巧迷妳,勉強可搭二小帳,四周為高密的箭竹林。

 


 


過吉他營地後,地形更加起伏崎嶇,正式面臨障礙考驗。倒木巉岩,稜線曲折,遠處還有更高的山頭,直挺稀疏的鐵杉錯落在箭竹叢間。

undefined

 


2960峰前眺望,晨光照耀在南邊的白姑南山。

undefined

 


步徑轉腰繞,循峭崖邊行,樹根岩徑,榛莽叢林,拉繩陡攀,樹頭難翻。

undefined

 

undefined


 

嵯峨峭巖,形勢高峻,岩縫狹窄陡直,名之「一線天」(73)。

undefined

 

undefined


 

幾道裸岩絕壁險阻,徒手攀岩,驚險有餘,喘息不止。

undefined

 

undefined

 


峭岩懸崖下,美麗的杜鵑花海令人驚艷,卻無心思逗留欣賞。

undefined

 


上頭的岩峰,是東南稜上的最高點~3160峰,茂密的鐵杉遮蔽了峻峭的岩稜,視野絕美!

undefined

 


台灣高山杜鵑偏要長在岩稜上,然因岩壁陡狹險礙,並不適合移步取景拍照。

undefined

 


登上3160峰(78)向南眺望,在白姑南山稜脈的後方,是守護埔里盆地的「守城大山」,更南則是西巒大山,日月潭僅見一丁點。

undefined

 


西望山頭,和緩的天際線上,便是白姑大山,下方較低矮的山峰為白姑大山三叉峰(3200峰)。

undefined

 


南湖杜鵑在白姑山區零星現踨,銹色新葉是南湖杜鵑的重要特徵。

undefined

 

(07:20)
下到大草坡底部,有「草青池」(81),會叫「草青池」,可能是池水色澤像青草茶,是腐朽箭竹的濃縮汁。

undefined

 

undefined

 

 

寬廣高大的箭竹坡,並不利於通行,要特別留意步條的方向,取右上往白姑大山,箭竹的露水沾濕了衣褲,走沒多遠就迎向陽光。

undefined

 


穿越大草坡往上,再翻越一道森林,有大片的巨石崩坡,也就是石瀑(83)。石瀑的路徑不明,有條防迷繩可避免迷路,橫越石瀑群,順著防迷繩往上爬,再爬升100公尺,將可抵達白姑大山。

undefined

 

undefined

 

(08:00)
歷經千辛萬苦,終於登頂白姑大山(86)!海拔3,411公尺,山頭緩平,南北狹長,四野展望無阻,兩側群山羅列,不免要嘀咕這白姑大山太過孤傲,不愛與名山百岳為伍,硬是要人專程來拜訪他,不能順便!更不可隨便!這方一等三角點就足以宣示白姑大山的地位及重要性。

undefined

 


白姑大山名列中橫特辣,來白姑的山友會帶辣椒來朝聖,就丟放在三角點四周,果然辣味十足,也因為是特辣,更能挑動山友上山品味特辣的風采。另有一顆高山俱樂部成立紀念基點,上頭刻有「白姑大山」,特別罕見。

undefined

 


中央山脈連綿於東,宛如巨龍盤臥,由北而南依序為南湖、中央尖、無明、畢祿、合歡群峰、奇萊連峰,等諸大百岳名山。

undefined

 

undefined

 

undefined

觀看~白姑大山東眺中央山脈北段

 

 

北望雪山,雪山西稜呈東北-西南走向,完整呈現「雪山西稜」五岳全貌。

undefined


 

西面俯望,谷關七關的屋我尾山、東卯山、白毛山、馬崙山,遠處房舍是新社台地,雲層下方即台中盆地。

undefined

 

大甲溪切斷了雪山山脈和白姑山系的連繫。俯瞰大甲溪谷,谷關水庫也能窺得一隅。

undefined


 

沒有其他山友的白姑山頭,可以清靜的放空,享受耀眼的陽光,享受蘋果的美味,看阿里山龍膽,開得多嬌艷!

undefined


 

西坡下的冷杉枝頭,好像生菇了,那是冷杉毬果成熟後,果鱗和種子脫落飄去,徒留一根根光禿禿的果軸,猶高掛枝頭。

undefined

 


白姑大山需原路折返,抓好時間就下山,再經石瀑區,先是冷杉林裡的下切段,要留意方向,儘量偏左行,直到看到防迷繩。

undefined

 

undefined

 


下到開闊石瀑段,再橫越石瀑,不宜再下切,途中遇獨攀山友,昨晚夜宿松林營地,他是五點才出發的。

undefined

 


出森林下大草坡,原想順登白姑大山三叉峰,卻錯過了不明顯的步徑而作罷。

undefined

 


稜線上的杜鵑開得特別嬌艷,或許是風光明媚,或許是心情開朗,看什麼都美!

undefined

 


巉岩崢嶸,絕壁雄險,下岩坡還得特別留意腳步。

undefined

 

undefined

 


穿梭在鐵杉箭竹稜線,鐵杉林直挺而高聳,箭竹刷臉揮之不去。

undefined

 


險稜岩壁、樹根倒木,都隱藏在鐵杉箭竹稜線上,攀爬翻越,真夠磨人心志!

undefined

 

undefined


 

鐵杉密集的山頭,東望白姑大山中峰,山頭圓潤。

undefined

 


要不是路途多阻礙,鐵杉矮竹、峭石樹根,景觀還是蠻美的!

undefined

 


箭竹林高達3公尺,完全遮蔽視野,步徑濕滑時,感覺更不舒服!

undefined

 

undefined

 


隱藏在箭竹林裡的倒木,也是白姑大山的一絕,總會不預期的撞見!

undefined

 

undefined

 


林務局在白姑山徑上的釘牌,讓爬白姑的山友更加有安全感,既然全民鎖在國內又熱衷於山林活動,各條熱門山徑若都能如此設置,那就是造福人群之舉,值得讚許!

undefined

 


箭竹廊道就像鑽隧道一般,不知盡頭?有時還躺著長長的大倒木,來看看倒木有多長!

undefined

 

undefined

 


再上小山頭,在箭竹裡潛行久了,總該探頭一下,仰望藍天、鐵杉,眺望那稜線最高峰~3160峰。

undefined

 

undefined

 


在東南方向,還能眺望奇萊南峰、能高主山的稜脈。

undefined

 


這棵大倒木,不偏不倚的卡在步徑上,只能靠拉繩翻爬過去。

undefined

 

(10:40)
回到吉他營地,箭竹環繞,環境鬱閉,悶熱幽暗,續行!

undefined

 


過吉他營地轉上坡行,體力已快消耗殆盡,頓感疲累而意興闌珊。箭竹林依舊濃密,不見天日,幾棵壯碩的鐵杉,只見粗大呈輻射狀的根部。

undefined

 

undefined

 

(11:35)
爬上白姑大山中峰,海拔3,035公尺,沒有三角點,山友留下的登頂牌,都寫著「白姑大山東南峰」,然而林務區卻明確標示著「白姑大山中峰」,引來一陣熱烈的討論。

undefined

 

undefined


 

長坡而下白姑大山中峰,然到司晏池前,卻還得爬升50公尺,雖然只有50公尺,走起來最累,因為沒有預期還要上坡。

undefined

 

(12:05)
出森林,抵營地,在箭竹叢裡陸續還發現三池黑水塘,也就是說司晏池是四個黑水塘的統稱,不管哪池都不清澈,喝茶~可以,飲水~不行!

undefined

 

undefined

 

undefined


 

正午的太陽好曬,移到樹下煮麵休息,再收拾營帳下山。由司晏池輕裝來回白姑大山,回營地經充分休息後再重裝下山,這樣的規畫比較符合我的個人需求,才不會被白姑的特辣嗆倒。

undefined

 

(14:30)
重裝回程,到沼澤營地前都是下坡路,中途不再休息。再次回到三錐山,取出預藏的可樂,暢飲一番,這時上來三個年青人,今晚欲宿司晏池,交換水源資訊後,聯絡接駁車4點10分來接我們。

undefined

 

(16:05)
續行下坡路,速度可放快一點,再遇到五、六人上山,一路直下產業道路,沒想到在最後的200公尺,雨竟下了下來,樹冠層擋下了部份的水滴,在身體還沒淋濕前,趕緊坐上接駁車,完成特辣白姑行。

 


 


 

後記:


1.中橫四辣:
羊頭山,海拔3,035公尺,小辣;
畢祿山,海拔3,371公尺,中辣;
屏風山,海拔3,250公尺,大辣;
白姑大山,海拔3,341公尺,特辣;
有山友認為,自從屏風新路被開發後,路況變好,辣度降級,因而白姑躍升為四辣之首。

2.白姑大山,又名白狗大山,北港溪上游原是泰雅族福骨群(Xalut)的世居地,日據時期音譯為「Hakku」,也就是「白姑」或「白狗」。白姑大山是一個獨立的稜脈山系,原本的登山口位在中橫的青山,921大地震後,改由紅香部落起登,被認為是百岳中相當有難度的登山路線。其辣度破表,表現在「爬不完的陡坡、鑽不完的箭竹、跨不完的倒木、翻不完的山頭,有岩稜、有石瀑,以及落差超過1300多公尺」(健行筆記)。

3.關於白姑大山中峰,很多資料(包括上河文化、Google Earth)、網誌,都是寫白姑大山東南峰,然而林務局定調是「白姑大山中峰」,會這樣喧鬧,可能是白姑大山的山徑,由紅香部落啟登後,即循著白姑東南稜而行,路過的山峰自然而然的,就叫做「白姑大山東南峰」。

4.草青池,海拔3,190公尺,營地不大,水質不優,應該是馬崙白姑縱走的山友,才會重裝到此。

5.白姑大山山系,有七座山峰超過3000公尺,只有白姑大山(海拔3,341公尺)因有百岳的光環,和白姑大山中峰(海拔3,050公尺)位在路途上,是山友造訪的熱門山頭外,其他五座都相對的冷門。
白姑大山三叉峰,海拔3,200公尺
白姑大山西峰,海拔3,251公尺
白姑大山西南峰,海拔3,171公尺
白姑大山東峰,海拔3,036公尺
白姑大山東南峰,海拔3,033公尺

 

 

 
我的足跡:
 

 

undefined

 

undefined

 
Google Earth:
 

undefined

 

 


 
 
參考資料:
 

 


 

延伸網頁:

 

2022/6/23 白姑大山 DAY1 白姑大山登山口~三錐山~司晏池營地

2022/6/24 白姑大山 DAY2 司晏池營地~白姑大山~司晏池營地~白姑大山登山口 ▲白姑大山

2022/6/25 帖比倫峽谷瀑布

 


 

附記:

 

在編輯Google Earth時,意外發現衛星空照時,拍到飛機的影子,投影在3160峰附近。

undefined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堂葫蘆 的頭像
    堂葫蘆

    堂葫蘆的山野部落

    堂葫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