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/11/28 秀.霸. DAY2

桃山山屋~新達山屋

▲喀拉業山 ▲池有山

◆◆台南市永青山岳協會◆◆

 

喀拉業山 海拔3,133公尺 二等三角點 武陵四秀

池有山 海拔3,303公尺 三等三角點 武陵四秀

 
我的路線:
 
桃山山屋 ←→ 桃山 ←→ 喀拉業山
   
池有山登山口 ←→ 池有山
   
新達山屋

前言:
桃山山屋冷颼颼的一夜,清晨四點起床,整理內務,吃過早早餐,背上攻頂包在山屋外頭集合,桌面結上一層霜,氣溫還在零度以下,夜空繁星點點,預告著今天的好天氣。

(05:10)
出發前往喀拉業山,頂著頭燈,翻越桃山,急下切鞍部後,稜線開始高低起伏,因看不見四周景物,只能專注路面,持續前行。
(06:15)
路過詩崙山時,天色漸亮還暗,在森林、岩稜間穿梭前進,沒多停留。
 
(06:24)
走出森林,步入草坡,此時太陽正由南湖大山北峰的方向升起。

 

 

腳步不由自主的停了下來,雲海伴隨著日出正限定上映中,我被眼前的景觀媚惑了。

 

 

雲海填滿了蘭陽溪及上游的夫布爾溪溪谷,彷彿走在雲端。

 

 

清晨的陽光和煦的灑落一地溫暖,芒草坡上金黃耀眼。

 

 

看著雲海翻騰,令人忘我,真捨不得離去。

 
 
如海浪般的雲海,在稜脈邊捲動奔騰,雲層間透著淡粉的紅彩。

 
 
在金色草原後頭即是喀拉業山,草原附近的景觀則是喀拉業山稜上的精華。

 
 
望著初昇的朝陽,冷冽的空氣中透出暖和的光芒。

 
 

矮箭竹叢裡有指標,循指標方向往喀拉業山。

 

 

陽光照射不到的空曠草地,結上一大片的霜白。

 

 

眺望東霸尖山及巴紗拉雲山,大、小霸還躲在雲霧堆裡。

 

 

雪山主峰及雪山東峰沐浴在金色陽光裡,顯得華麗而絢爛。

 

(07:07)

喀拉業山的三角點位在箭竹草原間,展望並不佳,倒是途中的景色怡人,並沒有想像中的「鳥」。

 
 
回程中,眺望武陵四秀連稜,品田山和後方的穆特勒布山及雪山北峰,感覺是連成一脈,呈現”山”字形。

 

 

摸了早黑過來喀拉業山,現在就清楚的看清回程路,翻越詩崙山後,再下切鞍部,就可回到桃山山頭。

 

 

稜線上筆直壯碩的鐵杉林,不經意的便會讓人驚喜讚嘆!

 

 

迴蕩在山谷中的雲海,未見消散,南湖大山和中央尖山近在眼前。

 

 

大霸尖山已等不及的撥開雲霧探出頭來,雄姿乍現。

 

 

高山芒的花序閃爍著光輝,潔白的雲海飄忽而浮動,竟然會是喀拉業山的景致。

 

 

登上草坡高處,回望路途中的山友,後方是喀拉業山,該向喀拉業山說再見了。

 
 
昨晚夜裡的氣溫約在零下五度,箭竹葉片披著一層薄霜。

 
 
 
受霜害的箭竹叢,葉面顯得蒼白,失去綠意。

 

 

這段箭竹簡直就像兩片牆,箭竹密集而直挺,不太會刷臉。

 

(08:06)

詩崙山位在前往喀拉業山的中途(1.7K)位置,海拔3,200公尺,比喀拉業山高出一點,卻缺少百岳名號的加持,身分地位彷彿也就矮了一截。

 

 

枝椏向山崖邊伸展的鐵杉,特別蒼勁有力,美的像幅畫。

 

 

站在崖邊眺望武陵農場谷地。

 

(08:31)

屹立在崖邊的鐵杉,樹形扭曲酷似玉山圓柏,是喀拉業山的景觀樹。

 

 

千呼萬喚中,大霸尖山總算出頭天了,果然高人一等,雄霸群峰。

 

 

回桃山的迢遙路,由於桃山較高也可說是”回頭崎”,還需得先下切鞍部。

 

 

眺望雪山主峰及北稜角,還可看見大片草坡中的三六九山屋。

 

(09:20)

回到桃山,天朗地清,展望360度,視野果然無與倫比。

觀看~桃山環拍
 
 

眺望喀拉業山,雲霧已漫出山谷,就快吞沒整條稜線了。

 

 

以大霸群峰為背景,拍張桃山的登頂照,陽光普照,藍天浮雲,心情大好,希望登大霸尖山時,也能有好天氣。

 

 

雲霧瞬息萬變,在群山萬壑間流動著,雪山圈谷清楚的呈現眼前,能有積雪就更美了。

 

(09:33)

返回桃山山屋,途中回望桃山,整座山頭為箭竹草坡所包覆,看不出桃子的形態。

 

 

遠眺品田山下的大草原,草原中的新達山屋,是今晚入住的處所。

 

 

在桃山山屋前就可清楚的看見大、小霸,昨天因為濃霧白牆,完全看不到。

 

 

桃山山屋與大霸群峰。未來幾天,大霸將如影隨形,沿途都看得見。

 

 

結霜的地面,凍死的草坡,也難怪昨晚的桃山山屋越睡越冷。

 

 

桃山山屋門口的指標,今天將朝品田山、池有山、新達山屋、三叉營地的方向前進。

 

 

桃山山屋後方的三角小木屋,其實是廁所,雖然有味道,但通風良好,還可以接受。

 

(10:33)

休息、用餐、整裝,背包上肩,在和煦的陽光下,準備離開桃山山屋。

 

 

箭竹叢下切,又見鐵杉森林,峭岩上可見高聳的大鐵杉。

 

 

偶見幾棵玉山圓柏,生長在岩縫中,瞧這棵玉山圓柏的樹幹幾乎和岩層融為一體。

 

 

路過鐵杉大樹怪,揮舞著一雙巨螯,看來並不好惹,速速離去。

 

 

路途坎坷多裸岩,上下起伏無平路,通過裸露崩解的岩壁下方,有些險。

 

 

裸露的岩層頂端,鐵杉展現高超的神技,立足於山巔之際。

 

 

其他眾兄弟也個自在岩隙間找到立足之地,各展風姿。

 

 

堅硬的變質砂岩上,台灣小蘖的一抹紅葉,展現大自然的力與美。

 

 

就快裂成兩半的鐵杉,根系是如此的粗壯有力,硬生生的紮根在堅硬的岩層上。

 

 

裸岩、枯木、鐵杉林,步徑雖然高低崎嶇,沿途風景卻是精彩不斷。

 

(12:16)

三叉營地的岔路口席地休息,坤哥總是小心的等候在岔路口,就怕走在後面的我們走錯路。

 

(12:22)

池有山下的石流坡前卸下背包,輕裝登頂池有山。

 

 

池有山的北側崩壁,正嚴重侵蝕著登山步道。

 

(12:38)

登頂池有山,可以俯瞰新達山屋,座落在冷杉林與大草坡的交界處。

 

 

在新達山屋後方有片大草坡,草坡的盡頭便是品田山。

 

 

池有山三角點位在峭岩頂端,形勢險峻,眺望大霸群峰,感覺更近了。

 

 

隔著塔克金溪的山谷,欣賞雄偉壯闊的大霸群峰。

 

 

回程中,裸岩坡上的鐵杉林,朝氣蓬勃的生長著。

 

 

崩壁上的大鐵杉,悠悠歲月中凝視著大霸尖山,直到天荒地老。

 

 

石流坡上,大小岩塊匯聚成的石頭河,彷彿正緩步的向下流動著。

 

 

但見那大鐵杉偏愛找石塊隙縫扎根生長。

 

 

背上裝備,前往新達山屋,途中通過巨大的斜上岩體。

 

(13:20)

望見傳聞中的池有名樹,這是一棵枝幹扭曲的大鐵杉,孤兀的挺立在山崖邊。

 

 

從這個方向回看池有名樹,優美的樹形搭襯高聳的尖崖,更具遺世之美。

 

 

解說牌前是欣賞池有名樹的最佳位置,總會吸引山友們佇足品味,留影紀念。

 

 

池有名樹是崎嶇岩路的驚喜,這條池有山的腰繞路,除了裸岩外,幾乎全是鐵杉林。

 

 

這一段的崎嶇岩路,岩層與鐵杉的變化組合,顯得特別出眾,只要能停下腳步,俯拾即是的美景,可說是無處不美。

 

 
 

大、小霸再度現身,離開崎嶇岩路便可遙望天際線上,傲視群峰的大、小霸身影。

 

(13:55)

走出鐵杉森林,箭竹草原間,散落著好幾個看天池,其中的新達池是新達山屋缺水時的救命水源,看來勉強可以飲用。

 

 

秀霸線岔路口,明天將從這裡下切溪谷,再上切到聖稜線。

 

 

接近新達山屋前又見一池,名為亞美池,池水面積比新達池更大,水質卻不見更優。

 

(14:03)

新達山屋四周有冷杉圍繞,又位在鞍部處,感覺比較不冷,昨晚的桃山山屋,睡到半夜冷醒。

 

 

在新達山屋前可清楚的眺望池有山,除山頭的裸岩區外,整座山全是鐵杉林,依稀還可看見山頭上有三位山友。

 

 

新達山屋目前是缺水的狀態,幸好有山友下切溪谷發現了活水源,我們也都依循此路線下切,接水背回山屋備用。

 

 

循乾溪谷下切,通行幽暗的箭竹林隧道,約十來分鐘便可看見接上塑膠管的活水源,只是踏點特別濕滑,下方是直落險壁,取水可別太大意。

 

(16:20)

太陽西斜,池有山剩下半截,再過幾分鐘氣溫將急速下降,趕緊打理好一切內務,天黑後就該準備睡覺了。


 

後記:

 
1.喀拉業步道約3.5公里,過詩崙山就表示已走了一半。
2.喀拉業山是岳界傳聞中的「四大鳥山」之一,個人感覺能遇到對的景,就一點都不鳥了。
3.所謂的「鳥山」是指山路又臭又長,且無景可觀。四大鳥山:小劍山、合歡西峰、喀拉業山、鹿山。
4.今日路程分成三段的明細:
桃山山屋 ← 0.3K →  桃山 ←  3.5K   喀拉業山
桃山山屋 → 2.6K→ 三叉營地岔路口 →0.1K→ 池有山登山口 →1.4K→ 新達山屋
池有山登山口 ←  0.6K  池有山
累計約 12.8K
5. 此行有孫大人同行,每次的登頂總能用他的自拍神器,為大家合影,特別感謝!

 


 
Google Earth:
 

 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堂葫蘆 的頭像
    堂葫蘆

    堂葫蘆的山野部落

    堂葫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