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/09/01 東卯東南稜 登 東卯山
 
 

◆◆台南市永青山岳協會◆◆

 
東卯山 標高1690.5公尺 谷關七雄老五 
 

 

我的路線:

 

松鶴橋 → 德芙蘭步道 → 東卯東南稜 → 屋東縱走稜線   → 東卯山 → 谷關大道院


(08:00)
遊覽車停在松鶴橋東側空地,下車著裝後,即刻往德芙蘭步道前進。

 
 
松鶴拱橋,紅艷亮眼,造型美觀;大甲溪水,款款流淌,清澈湛藍。早晨是個陽光普照的好天氣,天氣預報著中午時分的降雨機率將達80%。

 
 
穿越台八線,由公車候車亭旁的水泥車道往上走。

 
 
久良栖露營區前有大停車場,並設有公廁,大夥停腳歇息,輪流解放。

 
(08:10)
續行,路面縮窄,走右側小徑進入德芙蘭生態步道(木樁上寫著德芙蘭步道)。

 
 
石階步道,天然而不雜亂,之字攀升,林木高大蔭涼。

 
 
經過第一吊橋時,汗水已浸潤衣衫,汗珠從額頭滴落。

 
 
再經高位的第二吊橋,步道仍繼續陡升,絲毫沒有和緩的跡象。

 
 
大汗涔涔,喘息不止,看著隊友個個健腳勇猛,也得堅持挺進,不容懈怠。

 
(08:40)
抵德芙蘭步道的至高點涼亭(1.2K),休息一會再出發,直行是接續德芙蘭步道,取右轉上行,繞過涼亭旁的粗壯二葉松,朝東南稜步道前進。

 
 
東南稜步道是一條直線陡上的天堂路,攀升的速度超快,沒多久就可以眺望整個松鶴部落,尤其是那條曾讓松鶴人心驚膽顫的松鶴二溪,如今水土保持的整治工程似乎已發揮成效,松鶴二溪復歸於溫馴,希望松鶴人能擺脫土石流的噩夢。

 
 
天空晴朗,展望群峰,八仙山巍峨聳立,不愧是谷關七雄的老大,嬌陽下的綠葉也閃耀著光芒。

 
 
向南眺望,大甲溪曲流處的上方山頭是谷關七雄的老么~唐麻丹山,還可看見淡泊低調的阿冷山。

 
 
北眺谷關深處,矗立著一座尖錐狀大山,是小劍山,百岳中有名的「四大鳥山」之一。

 
 

山友間正談論的白姑大山,經PeakFinder比對後,應位在正前方的位置,而非小劍山的位置。

undefined

 

 

回望裸岩稜,坡度過分陡峭,已看不見下緣的來時路。

 
 
裸岩區裡,視野開闊,展望無敵,可說是谷關七雄中最佳的展望點。俯瞰大甲溪低位河階上的松鶴部落,也是探訪八仙山的門戶。

 
 
岩縫間長著蛛絲毛藍耳草,花朵雖小,卻甚絢麗,藍紫色的念珠狀毛佈滿花間,怎不叫人驚艷?

 
 
裸岩區的惡劣地形裡,曝曬嚴重,難見大樹,沒想到栓皮櫟能在此紮根生長,提供最即時的樹蔭。

 
(10:00)
超過60度的垂直岩壁,是東南稜最經典的攀岩區,緊握垂繩,留意踏點,要小心上方滑落的碎石,最好保持安全距離。

 
 
裸岩峭稜上,除了堅忍剛毅的台灣五葉松外,少有植物生長,岩體崩裂鬆動,上攀容易,下撤恐難,還好今日縱走,回程不再經過。

 
 
仰拍巉岩絕壁,崢嶸的岩塊掛在峭稜上,不知是否牢固?

 
 
爬上峭稜,岩塊堆疊,大自然的石林造景,奇松、怪石,頗見黃山之趣。

 
 
光滑的斜壁在時間的琢磨下,已風化成幾段破裂的岩峰。

 
 
東南稜最令人激賞之處,除了險峻冷傲的岩稜孤松外,就屬天際開展的山巒群峰,猶如坐看百岳峻嶺,峰峰相連。

 
 
巨大裂岩所形成的天然障礙,須靠手腳並用,攀爬翻越。

 

(11:05)

過了裸岩區,稜線密佈松林,林間小鞍處,可看見三面微波反射板的東卯山,小鞍的位置,距離山頭稜線還很遠!

 
 
東南稜向上延伸,一路走在林蔭下,然而望不盡的陡升路,卻容易消磨意志。

 
 
終於抵屋東稜線岔路口,累得沒有食慾,席地躺平休息,任松風吹拂,噪蟬鳴唱,後段的陡升路,只已耗盡力氣,真是硬陡之稜啊!

 
 
小盹休息後,體力已恢復,續往東卯山前進,崩坍的窄稜,形勢危急,以鐵絲網披覆稜線,固定破碎的小岩塊,似乎已發揮固著的功效,兩旁的松苗正努力生長著。

 

(12:30)

午後的山頭雲層罩頂,八仙山隱約在雲層間,眼下的松鶴部落、松鶴橋、大甲溪則一覽無遺。

 
 
北望屋東稜線,雲霧正由北往南擴散,屋我尾山就要埋入霧堆中。

 
 
由屋東岔路往東卯山的稜線呈震旦方向,眼前是白毛山及躲藏在雲端的阿冷山。

觀看~在屋東稜線上環拍



向陽艷麗的金毛杜鵑,也不管現在的季節,兀自開著花朵,為稜線妝點色彩。

 
 
鑽行芒草灌叢間,步徑窄狹,視野蒙蔽。出灌叢,危岩堆壘、亂石錯置,高低跨步,踏石而行。

 
 
亂石危稜上,巨石嶙峋,無步徑可循,手腳攀爬,自覓蹊徑,東卯山在望。

 
 
通過壘石障礙後,還有一道矮灌叢阻隔,穿越矮灌叢,再跨越柵欄,便是東卯山。

 
(12:50)
東卯山山頭由水泥砌成,無綠蔭,有國防用的微波反射板三面,反射板四周圍上柵欄,立有禁止攀爬的警語。

 
 
山頭南側在反射板基座下有一顆內補三角點;山頭北側立有一根東卯山標高柱,中間則擺放了幾張的休息長椅。

 
 
午後的東卯山除了反射板外,早已沒有展望,四周雲霧籠罩,白牆一片。

 
(13:05)
東卯山山頭由於是軍事用地,四周圍上柵欄,只留南端出入口。屋東縱走需通過巨石陣,回程由南端出入口下山,一樣得通過亂石堆。

 
 
東卯山南稜上,依舊處處可見巨岩,尤其是這塊擋在路中央的方塊石,最是獨特龐大。

 
 
陽春的小斜壁,還是得靠拉繩的輔助,才能順利下行。

 

脈葉木藍,羽狀複葉,葉脈明顯,花冠淡紫,蝶形花,總狀花序腋生,瓣片桃紅,莢果線形,步道林下頗為常見的灌木。

 


步道開始順暢好走,這條傳統的步道緩坡易行,和東南稜山徑實有天壤之別。

 
 
漫長的下坡緩徑,長年以來已被山友走出不少的 捷徑 ,現在林管處在每條 捷徑 缺口都圍上細繩索,並掛上警告牌,希望大家不要再走 捷徑

 
 
步道之字而下,有一堵亂石堆疊的石頭牆,只能遠觀而無法靠近。

 
 
東卯山上層步道,多天然石塊鋪成,石階錯落有致,腳步輕盈,循階而下。

 
 
滾落的大岩塊,一個捱著一個卡在步道上方,不知何時會繼續滾落?

 
 
山區混生著二葉松及五葉松,遠觀毬果的形態,似乎比較接近五葉松。

 
 
栓皮櫟的葉片有芒尖,樹幹有超厚的木栓層,尤其是殼斗上的捲曲鱗片,最容易辨識。

 
 
淡竹葉已開始抽出花序,再過一陣子,結成果實後,便會是惱人的麻煩者,黏滿褲管,除之不易。

 
 
傾斜的石壁上,硬是長出幾棵松樹,附著的石葦氣息懨懨,好一陣子沒下雨了吧?

 
 
台灣油點草妖撓綻放著,紅點花瓣尤其吸睛,這路旁紅妝艷抹的野花,讓人不由得停下腳步。

 
 
二葉松林,披覆厚厚的松針,毬果散落滿地,松濤陣陣吹過。

 
(14:18)
德芙蘭步道的岔路口,要下大道院就不能走德芙蘭步道,依登山口(2.0km)方向指引下山。

 
 
路過一座電塔,有著三岔狀的翹尾基座,顯得相當的高大。

 
(14:20)
從東卯山一路下行,也經一段時間了,有休息涼亭就該適時的休息一會兒。

 
 
步道上可以看到大道院及松鶴橋,其實距離大道院還有一段迢遙的腰繞路。

 
 
峭壁腳路,須留意落石,快速通過為要。

 
(14:50)
出東卯山登山口,有「熊出沒」的警示牌,及谷關七雄的步道柱。

 
 
接水泥產業道路,登山口前的廣場可停放車輛,有一輛機車停放,由於產業道路有落石擋道,目前無法通行汽車。

 
 
產業道路蜿蜒而下,進香團的爆炮聲響徹山林,岔路口有「東卯山步道」的指標。

 
(15:10)
谷關大道院正舉辦八八蟠桃聖會,停車場裡停放幾輛進香團的遊覽車,我們的車也停放於此。

 
(15:30)
朝聖道上佈置的美輪美奐,天空忽然暗了下來,感覺就快下雨了,趕緊到浴室沖涼梳洗,換上乾淨的衣服,頓覺通體舒暢,回程途中,大雨滂沱,今天又賺到一天的好天氣!

 

 

後記:

 

1.東卯山傳統步道,長約6.5公里,會經過幾處高壓電塔,為寛坦的保線路線,由登山口下至大道院有1.1公里的產業道路。

 
2.上東卯山有三條路徑:大道院上東卯山的傳統路線、屋東縱走的稜線路線、東南稜接屋東稜線的挑戰路線。
 

3.德芙蘭步道,全長約5公里,是一條東卯山的橫向腰繞路,東段接德芙蘭生態步道,西段接東卯山步道。德芙蘭生態步道,全長3公里,是一條環形步道,今日由露營場進入,至最高點涼亭,皆屬德芙蘭生態步道的一部份。


4.東卯山的標高柱寫著1690.5公尺,很少看見如此精確的標高,絕大多數的山頭,皆以整數來標高。


5.「松鶴」原名「德芙蘭」,日人將其改名為「久良栖」,是個泰雅族部落。
 


 
我的足跡:
 

 

 
 
 

Google Earth:

 

 

參考地圖: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堂葫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