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遇Y岔,取直行小路。
北湖呂山已在視野裡,真正的山頭應該還在更後方。
泥土農路的盡頭,有一片休耕的菜園,原本是要把車開至此地停車的。
毛果竹葉菜,花梗細長,小花懸掛朝下開放,像個優雅的芭蕾舞者,隨風翩翩起舞。
細葉金午時花,葉光滑,披針形,鋸齒緣,萼無毛,金黃色的花朵,午後即會閉合。
一入山區,野草爭長,路徑不明,還好樹上綁有步條,是唯一確認有人走過的痕跡。
走在斜坡的小徑,其實根本就沒有路,只有一條水管,濕滑又陡斜,步步為營的踏過不安定的鬆軟土層。
致哥手上握有軌跡圖,不信找不到路,大夥在工寮附近搜索,致哥終於在剛才經過的綁步條處,發現右側有一條野草掩徑的步道。
這下才恍然大悟,這綁步條處,原本就是個岔路口,以前登北湖呂山有A、B二線,如今A線已斷,只能走B線上山,前面走的水管路就是舊A線,路跡早已不復存在。
(10:30)
蛛絲毛藍耳草,全株被蛛絲狀毛,花瓣藍紫色,匍匐於岩隙間,很是令人驚艷的小花。
紅果薹,入冬後圓滾滾的小果實,會由綠轉紅,飽滿的果序,常壓的枝條下垂。
高大的芒草,就像是甘蔗一般,芒草割人,以前進甘蔗田工作的婦女,總要包得緊實,就是葉片會割人。
路緩寬闊,路面崎嶇,野草雜生,多日曬而少林蔭,是條廢林道。
細葉山螞蝗,匍匐蔓生,莖被毛,花紅紫色,莢果3-5節,與芒草共生一處。
野棉花,葉片淺裂,葉面光滑;梵天花,葉片3-5深裂,葉面粗糙,墨綠和翠綠相間。
走進山谷,雨天時應是條時雨溝。
拉繩陡上,離開山谷,坡度陡斜,土石易滑,是長陡坡。
(11:40)
最喜歡冷清草密佈的步徑,林木茂密、涼爽宜人,步徑通常也較明朗。
步道旁的山壁,可以看出削鑿石壁的痕跡,可見步道是走在廢棄林道上。
九節木常會群聚在林蔭下,形成九節木灌叢為主的步道。
切過小山谷,此地的冷清草長得更密了, 捷徑 步徑很容易不見,其實繞遠路易方便。
大頭茶,植株高大,常見凋謝的落花,連枝帶葉斷落,就近完整拍得大頭茶花。
(12:10)
蜘蛛抱蛋叢生的山坡,步徑穿行其間。
接著是蕨類的天下,登頂前的闊葉林中長滿虎克氏鱗蓋蕨,彷彿回到侏儸紀。
(12:50)
黑腹虎頭蜂,習性凶猛,受到騷擾會攻擊任何移動的目標,致哥的腹部中標,察看四周並無蜂巢,竟遭蜂螫,真是意料之外,是台灣最兇猛的虎頭蜂之一。
盲蛛身上有二處紅色卵形的寄生蟎,蟎以刺吸式口器刺入盲蛛體內,吸食體液維生。
烏來麻,莖有縱稜,果序托透明,瘦果細小,附生在樹幹上。
太麻里山蛩,體長有10公分,是大型的馬陸,棲息枯木板下方,紅色環延伸到腳邊。
(14:10)
虎克氏鱗蓋蕨,一回羽狀複葉,頂端具頂羽片,羽片具耳狀突起,葉軸及羽軸密被褐色毛。
上山陡上,下山自然就是陡下,很快的就下到平坦的步道。
台灣蕘花,葉光滑先端漸尖,穗狀花序頂生,花冠筒狀4裂,花淡黃色。
步徑中有存在不少倒木,因乏人整理,就任由牠隨意的橫倒在步徑上。
(15:00)
開闊緩平的林道,蔓草灌叢雜生,完全看不見路徑,這路徑實在有夠野的了!
南台灣黃芩,葉背僅脈上有毛;布烈氏黃芩,葉背全面被毛,只可惜沒細拍,難以認定是南台灣黃芩OR布烈氏黃芩?
長葉垂桉草,莖直立,分枝多,尖尾狀,花萼與花瓣皆為黃色,果刺尖端彎曲。
水雞油,小葉鋸齒緣,枝條橫生,雌花簇生葉腋,花極小,只見柱頭外伸,林緣可見。
再度回到芒草叢林,雜有白匏子,假川牛膝、長穗木等雜草。
野菰,常寄生於禾本科植物,步道中多芒草,偶爾就會發現幾株,是此行中美麗的亮點。
毛蓮菜(地膽草),全株被毛,莖多分枝,頭狀花序,花冠白色,林道開闊處常見。
廢林道少人為干擾,常有野豬出沒,掘土拱食,更是坑坑洞洞。
羅氏鹽膚木,一回羽狀複葉,圓錐花序頂生,雄花正含苞待放,向陽開闊地常見。
淡竹葉,草本,莖細長中空,葉似竹葉,穗狀花序頂生,小穗疏生,林蔭處可見。
可聽見隊友交談的聲音,然因霧濃仍視野不清,只知道還在與野草奮鬥中。
(15:40)
菜園邊釘著春日鄉巡邏箱,表示這處菜園登山口,有人會定期來巡邏。
回望這片休耕菜園,如今成大花咸豐草的花海,很難想像這塊地還能墾作。
泥土路的車輪痕跡猶新,道路上去完全沒有農作或果園,除了登山者及巡邏員外,可能就是獵人出沒了。
金腰箭,綠葉寬大,黃色的舌狀花極其細小,2~6朵簇生葉腋,成群聚生車道邊。
(16:00)
2.北湖呂山登山口,以前可以A、B線繞O型一圈,現在A線坍塌中斷,只能B線往返。
5.前往北湖呂山登山口,最近的距離應該是走屏146鄉道,而不用繞進士文村。
6.士文村海拔約500公尺,屬排灣族部落,位於屏東縣春日鄉。
參考地圖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