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/7/15 杜仔湖步道 走 雙子山
雙子山 標高1,487公尺
我的路線:
奮起湖 ↹ 31號、32號、 33號隧道 ↹ 杜仔湖步道 → 杜鵑峽谷 ↖ 雙子山 ↙
前言:
假日的奮起湖,人多車多,第一停車場已滿,幸運的在路旁找到停車位,著裝完畢後,先去舒解一下。公車站對面是糕仔嵌古道的起點。
斜坡上有公廁,劉家花園在駁坎牆邊種植了不少多肉植物。
石蓮屬的瓏月和七福神,在駁坎石縫中,個自拓展一片天地,柔化了堅硬冷冰的石牆。
(08:50)
走到公路與鐵路的交會處,今日行程就由奮起湖平交道正式啟程。
野蕎麥,莖光滑多分枝,莖節膨大,葉面有毛,葉柄翼狀,紫紅色的小小花被片裡,藏著點點的黑色花藥。
沿阿里山林業鐵路朝左行,兩旁的柳杉,高大聳直,未見其他山友同行,顯得冷清而寧靜。
鐵道之美,在於過彎時的弧線,襯著滿盈的綠意和筆直的柳杉,馬上就有靜謐森林的原始味道。
鐵道上方有一棵高大的神木,回程時再去探個究竟。
(09:10)
第31號隧道,長度94公尺,海拔1,455公尺。
隧道不長,可瞧見另一端的洞口亮光,朝亮光前進。
出隧道,穿梭柳杉林間,高大成林的柳杉,是鐵道旁最美的林相。
四支高大的儲水塔,矗立鐵道旁,供給奮起湖地區的民生用水。
攔砂壩裡流水淙淙,這幾天一直有雨,沿途山泉處處,水聲潺潺,枕木因濕雨而滑溜,勉強走在碎石上,並不太好走。
地錢,配子體為綠色扁平的葉狀物,多呈二叉狀分歧,沒有根莖葉的分化,是一種原始的苔蘚植物。
右前方的山壁上掛著一道野瀑,欲近觀時,卻因竹林樹叢遮蔽視野,無緣再見,只聞水聲轟隆。
(09:30)
第32號隧道,長度780公尺,海拔1,505公尺。是目前阿里山林業鐵路,50座隧道裡最長的一座。
進了隧道,完全的漆黑,但聞水聲滴答,瞳孔還來不及適應洞內的黑暗,冷冽的泉水已從頭頂滴落,淋濕衣矜。
隨著腳步進展,透過頭燈的照射,隧道邊上有一條水流,嘩嘩流動。繼續走了好走,總瞧不見出口亮光。
出隧道,山泉從擋土牆上預埋的排水管裡,急洩狂下,水量充沛。
鐵道在鑿開的山壁間穿行。
薄葉細辛,葉三角心形,表面翠綠油亮,群生在潮濕陰涼的山壁角落。
薄葉細辛,全株被有毛茸,蒴果圓球形,有毒植物,不可誤食。
(09:50)
第33號隧道,長度541公尺,海拔1,516公尺。
經過32號隧道,冗長而幽暗的心理調適,不到十分鐘,就看到33號隧道的出口亮光。
出隧道口,左側有一片空地,怪手停放於此,或許曾是工程用地,目前則可停放車輛。
杜仔湖步道就從這處空地走出鐵道,先沿車道行走。
(10:00)
嘉155鄉道前,杜仔湖步道的起點就位在右側,步階而下。
接上嘉155鄉道,這條彎彎曲曲的公路,可通往來吉。
白頂飛蓬,潔白的舌狀花,搭配黃澄的管狀花,怎不叫人心動,只是,最近常在路旁偶遇,看來牠已愛上台灣,開始強勢繁衍。
沿著嘉155鄉道走一段路,右側指標續接步道,不多久,再次與嘉155鄉道交叉而過,路口有杜仔湖步道的木樁。
竹林步道上有座木拱橋,造型優美,古樸自然。
然而橋面已開始腐朽,木板破損,步行其上,得留意承載重量的限制。
枕木步道繼續往下,步道寬闊,竹林清幽。
雨後新竹,長得超快,修長的竹節,尚帶著粉綠,一下子冒出許多,竹林更密了。
左側竹叢上方,也有一道野瀑急湍而下,被凌亂的竹叢遮蔽了大半視野。
一隻野鳥,飛到步道覓食,體色和落葉相近,或許是隻母鳥?
走在林蔭裡,雨後空氣清新,令人神清氣爽,加上落差不大,枯竹落葉鋪地,除了少許的泥濘外,完全是V.I.P.的優質步道。
日本商陸,莖紫紅色,總狀花序,直立頂生,全株光滑無毛,漿果成熟時紫黑色,植物有毒,只許眼觀。
右側步階,上頭有處觀景平臺。
(10:20)
觀景平臺上有一座木造涼亭,造型如傘,相當別緻。
眺望塔山群峰的山巒景緻,有幾條時雨瀑還掛在山壁間。
山桐子,葉柄淡紅色,約與葉子等長,漿果綠色,冬季葉落,紅色果實,是山鳥的最愛。
(10:25)
回到步道續行,行至岔路口,接下來是一條O型路線,我選擇左去右回。
林中有桂竹,農民採集的竹竿就斜靠在大樹邊上。
雜木與桂竹的混合林,看起來是有些雜亂,還好路徑明顯。
陸續有零星大樹,都位在稜線上,是刻意保存下來的吧!
枕木階梯,沿著稜線修築。
西側是懸崖,土坡因樹根的抓牢,而未全數崩落,露出大裂縫來,險地勿太靠近。
這稜線既舒服、又涼快,雖然雙子山不太有名氣,然而這步道實在好的沒話說。
林間山丘,腹地平坦,大石幾顆,可供中途休息,還不是雙子山的山頭。
既然不是雙子山,就該續行,步道緩下,林蔭濃密,陽光斑駁。
通直參天的大樹,枝條伸展,樹皮有縱向的溝裂,由於葉居枝端,難以窺其貌,猜可能是栓皮櫟。
崖薑蕨附生在柳杉林間,占據了上下兩層。
鞍部小徑,透空處,是步道唯一可見著陽光的地方。
長滿青苔的大岩塊,是雙子山稜線上罕見的巨岩。
回望稜線,老樹、巨石、青苔、落葉,畫面唯美。
雙林山,位於奮起湖東北方,向陽面有二處嚴重的崩坍裸坡。
二條沖蝕野溪掛在裸露的峭壁滑坡上,土石崩落極其嚴重。
山腰處是149甲縣道通過的太和村,一個深處嘉義山區的小村落,也闢有大片的茶園。
左側是懸崖,在懸崖邊上有護欄和護繩的防護措施。
凹唇軟葉蘭,葉4-5片,花莖上綠下紫,花初開時綠色,漸轉紫綠,唇瓣微凹,花形迷你,像米老鼠。
長在步道上的菇蕈,常被折斷,實在不懂,這些菇蕈有那麼惹人厭惡嗎?為何人們總是除之而後快?
斜長崖邊的大樹,在歲月中淬練,自有其安身立命的法則。
天然的落葉鋪地,一切是這麼的自在與美好。
稜線上清風徐徐,落差不大,無需急行,緩步悠遊,眺望遠景,好好的享受森林浴。
沿途發現三色菇蕈,雖不知其名,純欣賞便是!
最後的一段上坡路,有二棵倒木橫在步道上,成了現成的休息座椅。
(11:10)
最高點上有一根杜仔湖步道木樁,前往雙子山的路徑似乎路斷草長,就以此木樁權當是雙子山,不用太在意有沒有基石,走了這趟森林浴,就值回票價了。
倒木當椅,歇腿休息,赫發現背包上有二隻螞蝗,實在吝於施捨一口血給牠,彈除後速速離去。
由於枕木皆濕滑,下坡時反而要特別小心,盡量別全腳踩在枕木上。
杉林很美,自然原始,又不失樸實,不要趕著下山,慢慢欣賞杉林的原味。
步階下來接上了一條水泥路,正不知該向左、或向右時,繞O型該是往右。
這條水泥路,剛鋪設不久,與四周環境完全違和,是杜仔湖步道中最可惜的一段。
台灣秋海棠,葉基歪斜,互生,有長柄,莖曲折,葉面有散開的小白斑點。
絞股藍(七葉膽),莖細長蔓生少分枝,葉鳥足狀,通常 5~7 小葉,是一種藥用植物,多半以茶包的方式販售。
全緣鳳丫蕨,葉柄長60-100cm,二回羽狀複葉,羽片5-10對,長於柳杉林地邊坡上。
水泥路盡頭是原始的土石路,土石路雖不平坦,卻很天然,比較有山林的感覺。
(11:50)
返回O型岔路口,產業道路上留有車輪痕跡,可見有農用車輛通行。
高山肥角鍬形蟲(雌),白天不睡覺,在步道上爬行可是很危險的。
這片竹林,就是農民的經濟命脈,產業道路上唯一的經濟作物。
過木板橋,這種木板橋很特別,把柳杉剖半後,編製而成的簡易木橋,過橋時有點膽怯,不知牢不牢固?濕不濕滑?
告示牌上提到了鋼構橋,甚是不解,沿途並未見鋼構橋,或許是鋼構橋毁壞了,才改搭木板橋吧!
蔓茄,單生葉腋,花冠白色,五瓣星形,末端微上翹,得趴下才能一睹花容。
穿梭在翠綠竹林裡,步階一路往上,叫人心曠神怡啊!
(12:15)
回到杜仔湖步道的起點,入口處有步道路線圖。
在杜鵑峽谷受螞蝗的干擾,還是回到空地比較安心,就在33號隧道口前,享用午餐。
餐畢,折返,先經33號隧道,洞內陰涼,略帶寒意,出隧道,有竹林。
進32號隧道,隧道內有多處的漏水,回程時學聰明了,撐把傘是必要的。
鐡道旁放置了不少的枕木堆,是鐵道維修的剩材,擱放於此。
早上經過時,清晰的山巒,如今已是雲霧聚集,晚一點可能又要下雨了。
穿行柳杉林,返回31號隧道。
鐵道旁有一架小鐵梯,爬上護堤,但見樟葉槭神木。
神木高聳參天,枝椏外張,是許多的附生植物的家。
一截腐木,上頭滿是附生植物,想不透哪來的?抬頭仰觀,原來是神木的腐朽枯枝,因連日下雨不堪負荷而斷落,幸好沒有遊客至此。
這一大團的石斛,也是從神木上掉落下來的,因未見花開,據黃老師的推測,可能是以巨木樹幹為家的金草蘭!
抱卵中的陸蟹,躲在腐木堆裡,因不經意的撥動,惹來陸蟹的防衛,伸長雙螯,作勢攻擊。
台灣厚距花,離基3出脈,嫩莖及葉柄紅色,漿果成熟時紅色,又稱紅果野牡丹,著生於樟葉槭上。
野生愛玉,未見結果,附生在斷落的枯枝上,一度懷疑愛玉真能攀爬那麼高嗎?直到這段文字,才得以理解:「愛玉是桑科榕屬爬籐植物,附生的樹有多高,它就長多高,阿里山野生愛玉通常附生於十幾層樓高的原始巨木上。」
另見福氏石松和西南冷水麻,均著生於神木樹幹上。
步階爬升至高點,再次回望神木,只見神木全身披著綠衣裳,斷枝就掉在下方。
這條木棧道是由奮起湖修築過來的步道,看木棧板上的青苔,就知道濕滑的很,得小心翼翼行走。
(14:00)
木棧道上有座拱橋架在鐡道上空,今早便是由拱橋下方前往杜仔湖步道的。
木棧道一路直下,出口處就在第一停車場,停車場裡,遊覽車居多。
空心蓮子草(長梗滿天星),莖中空,具長梗,頭狀花序,單生葉腋,苞片白色,頂端漸尖,積水窪地常見。
回到停車處,這時的車位真是一位難求,已有人在等候,遊客們熙來攘往,擠爆了奮起湖。
老街上的佛手瓜,葉心形,多卷鬚,果實梨形,可煮食,摘取嫩梢,就是龍鬚菜,有價值的經濟作物。
鐵道邊的莠狗尾草,金黃色的短剛毛,小穗較金色狗尾草略短,圓錐花序,紫紅羽毛狀是雌蕊柱。
(15:00)
老街上穿梭的人群,月台上拍照的遊客,今日杜子湖步道走一遭,沒遇見半個人,現在突然四周全都是人,真有點不能適應,還去早點下山去,免得塞人又塞車!
後記:
1.奮起湖到十字路段的火車,目前僅逢週六、日行駛,此為2018/07/15當天的資料,正確時刻表得注意林鐵本線最新資訊。
●奮起湖發車往多林的時間:10:53,也就是說:10:53有一班火車會通過31號、32號、33號隧道,不宜通行。
●多林發車奮起湖往的時間:11:56 ,也就是說:11:56有一班火車會通過33號、32號、31號隧道,不宜通行。
2.在杜鵑峽谷時就可以聽到三聲火車的鳴笛聲,隔不了多久,再次聽到三聲火車的鳴笛聲,就是上、下行火車通過三個隧道時的鳴笛。
3.隧道內漆黑,伸手不見五指,一定要有照明設備,有頭燈最好,在32號、33號隧道內,不定間隔會有避車洞,可以留意一下。
4.開車前往杜仔湖步道,在過奮起湖後,轉嘉155鄉道,經大凍山停車場,再往來吉方向行駛,可將車輛停放於第33號隧道東側出口的空地上。
5.杜鵑峽谷既沒有杜鵑,也沒看見峽谷,依個人推測,一般人對峽谷的概念是:兩旁峭壁圍成的山谷,而杜鵑峽谷,或許是指西側懸崖和對山間的峽長谷地,是一種由上往下看的概念。至於為什麼要名為杜鵑,幾經思索,不得其解,或許是我太拘泥於文字的限制,就像長頸鹿美語一樣的道理,取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名字,回程後還會一直思索的名字,這就厲害了!
6.杜仔湖和奮起湖一樣,都不是湖,「湖」在閩南語裡指的是山間的小盆地。
7.杜仔湖步道,嘉義林管處於2008年新修建的步道,全程皆為竹林跟柳杉林,適合一般大眾健行,全長4.8公里。
我的足跡:
參考資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