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/12/2 五指山
拇指峰 標高1,024公尺
食指峰 標高1,040公尺
中指峰 標高1,062公尺 二等三角點 小百岳
(11:05)
灶君堂的牌樓前,靠右行駛,即可把車開進室內停車場,整裝完畢,階梯上停車廣場,朝五指山的方向走去。
灶君堂、玉皇宮倚著五指山麓,此刻廟宇上方的山頭,正是雲霧繚繞,頗具仙神意境。
廟前的攤商,販售著五花八門的農特品,顯然都是凡人的買賣。
灶君堂的左側是玉皇宮,兩宮廟中間有一通道直往後走,再上一段階梯抵盤古廟。
盤古廟,就位在灶君堂的後上方。
適逢盤古大帝聖誕(農曆十月十六日/國曆十二月三日),廟方準備了豐盛的祭品,及祝壽的疏文,我們恭逢其盛,上前膜拜,恭祝盤古大帝聖誕千秋。
廟方在左側遮雨棚,備有點心供信眾饗用,現場裹花生粉的麻糬,軟Q好吃又不黏牙,配搭著花生粉的香氣和糖粉的甜味,讓人感受味蕾的好滋味。
吃完了麻糬,一旁還有紅豆湯和炒米粉,突然覺得肚子有點餓,先來一碗炒米粉,竟然出乎意料的好吃,不會太乾,也不會太軟,這才是傳說中的新竹米粉,不知不覺中又添了第二碗,嘴饞的我,再也吃不下紅豆湯了。
在吃點心的同時,遮雨棚後頭另有民俗療法的義診,拍打及刮痧。
(11:20)
盤古廟的左側有一涼亭,在涼亭的後方即是登山口,預計由這個登山口直上橫向步道。
才離開盤古廟沒多久,就彷進入無人之境,要不是還可聽到盤古廟播放的祝頌樂聲,放眼四周的原始林相,會誤以為深入叢林裡。
台灣馬藍,莖、葉皆密被粗毛,花萼裂片大致等長,分佈在台灣北部低、中海拔森林中。
步徑不甚明顯,勉強可理出一條直上的小徑,林中散佈著高聳的大樹。
這條陡上的步徑,並非一般步道,土石鬆軟,濕滑難行,不適合大眾行走。
盾蝸牛,盾狀外殼,周圍具銳利殼毛,常棲息於葉面,分布於低、中海拔潮濕林裡。
(11:40)
鑽出護欄,接上橫向步道,向左走幾步,就有個小型休息平臺,可以稍為喘息一下!
橫向步道續往左行會接猴洞步道,今天的目標是登五指山,應取右行往回走。
經過護欄綁有步條的地方,就是剛剛鑽上來的直上 捷徑 (1),步徑不是很明顯。
橫向步道,既安全又好走的人工步道,有護欄、有木階,適合一般遊客親近山林。
(11:45)
在大樹叢處發現有一條步徑(在1.8K~1.9K間),應該就是中指峰的直上捷徑 (2)。
有了直上捷徑 (1)的暖身,比較能適應這種陡峭難行的野林子,離開橫向步道,直上挺進。
再度身陷茂密的野林中,有參天的巨木,也有低矮的灌叢,更有長滿青苔的石塊、陡直的拉繩、以及密生的植被,常走山林,對這些景象,雖不陌生,倒是步徑潮濕,得小心應對。
斜坡上的一棵九芎老樹,樹幹粗壯而表皮光亮,綁有繩索,攀繩而上。
三角岩處有一塊小平臺,稍做喘氣休息,放眼叢林野地,杳無人煙,開始出現幽閉的恐懼。
(12:10)
連綿延伸的垂直大岩壁,阻斷去路,沿著岩壁邊緣的狹窄通道而行。
步徑左側出現懸崖,經過一處崖穴,曾供奉神祇的岩穴,現已廢棄。
攀上一道看似鑿過的小岩體,眼前的步徑消失竟成絕徑。
攀住岩壁上的樹根,踩著僅容一腳的小岩階,橫行繞過絕壁,驚恐刺激的步徑,真是驚嚇度破表,腎上腺素飆升,還是史上第一遭。
戒慎恐懼的繞過絕壁,再度看到明顯的步徑,才放下心中的大石頭,舒緩一下緊張的神經。
前行不久,令人徹底崩潰的事情發生~步徑消失不見了,我簡單不敢置信,明顯的步徑就這樣止於懸崖邊,四下張望尋覓步徑,然而大失所望並無所獲,我的思緒不停的繞轉充滿問號,路怎會不見了?有錯過岔路嗎?明明是爬過文有備而來的,前行山友們都曾經過這兒,尤其那岩穴神龕,印象特別深刻,況且步徑明顯,實在沒有道理?
絕望之餘,只能選擇撤退,還得再次面對剛剛冒險繞行的絕壁,真是騎虎難下,進退兩難。
硬著頭皮,橫著身軀,抓牢樹根,踩穩踏階,原路撤退,回到橫向步道上。
戰戰兢兢,如履深淵,如履薄冰,原先的考量是:這段捷徑陡峭濕滑,由中指峰鞍部直下,並不好走且危險,所以才會選擇直上中指峰鞍部,沒想到人算還是不如天算。
現在的我,直上不成又得折回直下,這一上一下的折騰,一雙腳可就吃足了苦頭,直下的泥路滑溜,腳煞外加擋煞,都煞不住,讓我回想起攀登花蓮沙婆礑山的不愉快經驗,那一次也是鎩羽而歸,而且是連跌帶撞,才逃離登山口,今天相同的山區條件,直叫人心驚膽顫。
有了前車之鑑,也學到了教訓,放慢挪步,氣定神閒,無慌勿躁,時間一分一秒過了,總算下到橫向步道。
憑白浪費了80分鐘,我真是吃太飽撐著沒事幹,鑽進這荒山野嶺來練功~好懊!好懊!
(13:05)
歷劫歸來,有驚無險的全身而退,頓時覺得橫向步道~好美!好美!
順著橫向步道續行,步道維護良好,友善親和,裸露的地面岩體,切割成一格格的止滑溝,不擔心濕滑跌倒,相較之下,特感橫向步道真是好走。
普及的木棧道,免去不少的麻煩路,直接拉平取直,兩側護欄護繩,安全更有保障。
台灣芭蕉,林內自生,常側生成芭蕉林,紫紅色的果實很奇特,是野生的台灣原生蕉。
布朗藤,蓇葖果成對,兩端漸尖,表面有縱槽溝,主要分布於西部低海拔林緣或河床,是小紋青斑蝶的唯一食草。
木棧道,景觀自然綠意,可就近觀賞林相、觀察生態,適合親子、大眾健行。
枯木上長出猴板凳,這棵粗壯枯木,好像遭逢強風摧殘,硬是攬腰折斷,終究枯萎而死。
角桐草,花冠漏斗形筒狀,外表白色,筒內黃色,雜有紫紅條紋及塊斑,是低海拔潮濕山林裡的一朵花。
三奈(台灣山薑),屬薑科植物,冬天落葉,只見果實開裂,露出鮮紅色的內壁及橢圓形的種子。
(13:40)
棧道T岔,接連由竹林禪苑上來的登頂步道,取左行,目標拇指峰。
往拇指峰,標示距離752公尺,這裡才是登頂步道的正式起點,有長椅可以小休。
一塊超大巨岩,突兀的出現在步道左側。
步道平緩,右側有一道山谷,佈滿了綠色植被。
高大的赤皮,掉落滿地的殼斗,可惜都是小動物們啃食吃剩的,少見完整的果實。
中空的九芎,一付老態龍鍾的模樣,卻依舊生機盎然。
(13:50)
鑿出的石階梯,古樸厚實,貼近自然,開始沿著稜脊上下上下的前進。
山桂花,直立灌木,微蔓性,葉為疏鋸齒緣,果實肉質球型,具脈狀腺條紋,野果可食,微甜。
苗栗紫金牛(紫背硃砂根),葉背紫紅的紫金牛科植物,葉緣微波浪狀,果紅色。
(14:00)
與學生隊伍交會而過,這些學生穿戴整齊,在小隊長的帶領下,依序下山,會主動問候山友,看起來就是訓練有素,經詢問是康橋國際學校的學生登山隊,分成九小隊分組行進,衣服上印有「築夢康橋,圓夢百岳」,可謂雄心壯志,攀登五指山是圓夢百岳的山訓計畫之一。
木棧道年久失修,此行剛好遇到翻修,底層的棧板全數翻除,陡峭的山稜已夠難走了,兩旁的護欄竟也上了油漆,連個扶手的地方都沒有,施工人員似乎未考慮登山者的難處,大家全卡在翻修中的山稜上。
右側是還沒上油漆的護欄,左側護欄則已上了油漆,與學生登山隊在狹窄的木棧道上相逢,交會而過時不免要擦到未乾的油漆,或許是我太大隻了,這衣服算是報銷了,不免要抱怨一番。
這種原始的石階,顯得友善而親切,輕鬆又好走。
拇指峰上的座椅也油亮亮的,康橋的小朋友告誡我,座椅不能坐,因為他的褲底沾上了油漆。
(14:10)
拇指峰,沒有展望,沒有基石,有好事者在指示樁上刻寫著拇指峰的資料。
續往食指峰,工人正在埋樁填土,鋪設土階,不得已只好繞到護欄外陡下至鞍部,途中一堵巨岩牆橫亙,沿左上通道前進。
東邊的上坪溪谷地密佈雲海,可惜沿途樹林濃密,缺乏觀景點,無緣眺望雲海美景。
(15:00)
抵食指峰,依舊是沒有展望,沒有基石,好事者依舊在指示樁上刻寫著食指峰的資料,只是字寫的很克難。
立個標示牌,來滿足山友的期待,有那麼多限制嗎?不懂?
在食指峰休息,覺得肚子餓餓的,在盤古廟補充的熱量,早在誤入歧路中燃燒殆盡,現在肚子空空,腦袋也空空,在此煮些麵食。
來了一隻超大型的巡邏蜂,我一動也不敢動,任由牠在我身邊飛繞打量,可能是我的身體太臭,這隻巡邏蜂在盯梢警戒後,旋倏飛離,我趕緊挪動腳步遠離草叢邊,這是我看過最大型的虎頭蜂了。
霧來了,很快的籠罩整個森林,翻越五指山稜線後,朝東邊的雲海聚合而去。
由中指峰方向上來一位山友,趁此機會打聽一下中指峰的路況,這位山友經常來五指山爬山運動,他說他並沒有上到中指峰,是由橫向步道直上中指峰鞍部,準備出拇指峰下山去。
這不就是我中午走過的冤枉路嗎?我怎就找不到路徑?這位熱心的山友拿出手機所紀錄的軌跡,很詳盡的為我解說。他說:那一條直上的不歸路,他也曾經誤入,盡頭的確是崖壁斷路,新的直上步徑,要過橫向步道的休息平臺,再往前行一點路,就會看見綁有不少步條的新步徑。
我總算恍然大悟,不是我走錯路,而是所參考的網誌圖資早已過時,過去或許曾有通路,現在已面目全非,這在台灣的山林並不足為奇,是我太大意沒有仔細的詳讀,經這次的教訓,下次再規畫行程時,路線一定要判讀周全。
特感謝這位山友的指點迷津,此刻雲霧早已散去,心中的陰霾也已掃除,又有體力及信心續往中指峰,急下切至鞍部,就可以看到這條傳說的中指峰捷徑,岔路口有用兩根木條架呈X狀,或許是路況太差,並不建議遊客誤闖,這條陡峭的中指峰捷徑,領教過就知道不是省油的燈。
(15:15)
中指峰上有一片肖楠純林,密植而少空隙,林下幽暗幾無綠色植被,下方的枝條也因為沒機會行光合作用,而全數枯萎,形成枯寂的美感,有別於常見的柳杉純林,很美的林相。
翻越肖楠山丘,會看到一條與步徑並行且連接的產業道路,產業道路由大隘社直通中指峰,是為通訊工程而闢建。
中指峰上有電信基地臺、廣播站發射塔等通訊設備,需要有一條工程車進出的產業道路,這和很多山峰的情況類似。
中指峰的展望果然不負眾望,三角點位在西側高坡,視野遼闊,透過白背芒和片片雲朵,俯瞰新竹地區風光,山腳下的峨眉、北埔、新竹、竹北等盡收眼底。
(15:20)
中指峰,是五指山的最高峰,這裡的風光的確脫俗,展望奇佳,東西兩側各具不同風貌。
東邊帶狀的谷地全籠罩在雲海裡,中間有一小山頭為雲海所環繞,形成海上蓬萊的仙島奇景。
往北眺望,也是一片雲海,只可惜高度不足,眼前矗立著紅白相間的轉播站鐵塔。
朝南眺望,在肖楠林的後方,高聳的山峰是食指峰。
(15:30)
時間不早了,因誤闖山徑浪費不少時間,今天就此打住,無名指峰和小指峰後會有期。順著產業道路而下,再接步徑。
穿越肖楠林,懸崖邊有一平臺,備有長椅可小休兼觀景。
肖楠林裡,林蔭濃密,地勢平整,不生植被,是團休的好地方。
遠眺新竹,風起雲捲,雲朵片片,窮目地平線,隱約可見新竹海岸線的風力發電機組,羅列成一直線。
新竹林管處在沿線貼有多張告示,敬告山友要注意木棧道損壞,小心通行。
剛完工的階梯路,猶如天堂路,步階跨距太高,陡峭易喘難登,超過30公分的步階,走來相當累人,如果能再細分兩階,會比較友善一點,對小孩和遊客都會感到吃不消,想不抽筋也難。
(15:50)
回食指峰,峰頂立有一面解說牌,及一座三角巨岩。
食指峰下的巨岩牆,則設有長椅的休憩區。
回拇指峰的陡坡土階,是全線最大跨距的陡階,這一段路足夠讓人痛苦難當,腳力不勝負荷,有一隊遊客就陷在這裡,眼看就要天黑了,不免替他們擔憂。
過拇指峰,轉為下坡,拆除木棧板的棧道,成了斜陡坡,加上油漆未乾的護欄,難有扶握。
天色漸暗,耳邊傳來大隘社部落的原住民歌聲。一座山兩面情,山前是廟宇鑼鼓喧闐的進香朝聖,山後是部落靜謐祥和的原民合聲。
大丁黃,倒錐形的果實,已漸成熟,但還未見開裂的紅色種子,常分布在稜線附近。
大頭艾納香,攀緣性的灌木,頭狀花大而醒目,只見管狀花不見舌狀花,是辨識的特徵。
還未拆除的木棧道,真的有多處損壞及鬆動,走起來戰戰兢兢,搖搖欲墜,有種不踏實的恐怖,行走其間,不自覺的抓緊扶手,就怕那一塊木棧板會突然陷落或滑動?
(16:20)
經過木橋,溪流乾涸,想起那棵高大參天的赤柯,由於天色微暗,不允許再逗留尋覓殼斗,留下懸念。
(16:30)
回到橫向步道的棧道T岔口,岔路直下,準備由竹林禪苑出步道。
柳杉造林區,高聳筆直,非常熟悉的景象,柳杉林儼然是台灣山林的標準形態。
(16:40)
相較於玉皇宮前的車水馬龍,竹林禪苑則是清修之地,少了遊客的叨擾,唯見寺中玉佛端坐。
寺前臺階上的一對石羊,粗獷古樸,有別一般寺院前安座的石獅。
一對仿古石燈伴隨聲聲佛唱,心靈自然沉澱,連話語都覺吵雜。
順著柏油路往下,路旁一具天然的石棺,寫上紅色的「福」字,很像早年土葬用的棺木,不過石棺還有個不凡的解讀,正所謂「升官(棺)發財」之意,瞬間轉念為吉祥討喜的天然造景。
高粱泡,蔓性灌木,果實球形,熟時橙黃,聽說味道甘美。
大花曼陀羅,全株有毒,以果實及種子毒性最大,花有清香,應小心避免誤食。
竹林禪苑下方,有二處寛廣的停車場,當有重要節慶或廟會活動時,車輛才會停放此處,現在則空無一車。
五指山莊,位於玉皇宮旁,鏽蝕的鐵拱門上懸掛出售的橫布幔,早年盛極一時的渡假平房別墅,如今已湮沒在時間的洪流裡,乏人問津。
(16:50)
玉皇宮前依舊人車喧鬧,香客似乎有增無減,遠道而來的進香團正準備入住廂房套房。
夕陽的餘暉照映著五指山,此刻的山頭雲霧散退,林木微泛紅霞。
灶君堂前的停車廣場,也是觀賞夕陽的好地方,當夜幕低垂時,又轉換為欣賞夜景的大平臺,五指山真是晝夜熱鬧又有看點,當夜晚來臨時,山下萬家燈火,山上鳴鐘擂鼓,在香煙繚繞的膜拜中,在聖眾神明的加持下,五指山值得再度參訪,用心品味。
後記:
1.這次的誤入捷徑,有了新體認,以後參考網文,應以最新發表的資料為主,首頁的人氣網文為輔,畢竟台灣的山林,常受制於天災的影響。
2.對於新整建的土階,我覺得很不恰當,尤其對小孩及體能不佳者,爬個五指山,簡單就要人命,希望能有改善的空間,否則也得貼出警語,告誡一般遊客勿闖。
3.盤古廟為盤古大帝開基祖廟。灶君堂供奉九天司命真君,即灶君爺,是全國唯一主祀「灶神」的廟宇。玉皇宮主祀三恩主,即孚佑帝居、關聖帝君、司命真君。
4. 五指山的登山步道有兩條:一、平緩健行的橫向步道。二、具挑戰性的登頂步道。由竹林禪苑起登,通達中指峰的距離,約2150公尺
我的足跡:
參考地圖:
延伸網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