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/05/30 小奇萊步道(農曆四月十五)
小奇萊步道 長約1350公尺 位於合歡山與奇萊山的稜脊上,東側為立霧溪源頭,西側是濁水溪源頭,是二條溪的分水嶺,位於花蓮縣秀林鄉。
(15:30)
完成了北峰行,現在閒閒沒事,聽說小奇萊步道就在山莊旁,按捺不住好奇心的驅使,先走一趟小奇萊步道,再回來用餐。
奇萊山登山口就在滑雪山莊旁,前段的1.4公里即是小奇萊步道。
這條步道從合歡東峰的東側邊坡而過,一路緩坡易行,兩側是高山芒。
(15:37)
眼前即是冷杉林(0.5k),依著箭竹小徑進入冷杉林裡。
連著幾天的午後下雨,杉林裡的步道幽暗潮濕、泥濘積水,很不好走,得小心滑倒。
(15:40)
穿出一段冷杉林,有一小小的開闊地(0.8k),地雖不大,植物卻多樣,令人大開眼界:樺葉莢蒾、高山繡球藤、台灣茶藨子、及花期已過,正在結果中的玉山杜鵑。
跨過二棵倒臥的玉山杜鵑,樺葉莢蒾枝葉上附生著松蘿。
穿過杜鵑叢,再次進入冷杉林裡。
(15:46)
慶幸今天穿著雨鞋,濕滑泥濘的步道,步鞋也會變泥鞋。
(15:48) 行經一段崩壁,綁上警戒線,小心通行。
冷杉林裡的箭竹叢都長得比人高,有2~3公尺,在山凹處沒有強風吹拂,才會長得這麼高大吧!
步道中除了高大的冷杉和密佈的箭竹外,少見其他的植被。
山勢高低起伏不大,在較陡處架有木梯及拉繩。
(16:04)
爬上最後一道陡階,即出了冷杉林,有塊平坦的休息區,略做休息,眼前是一片箭竹草原,幾乎看不見路徑。
霧氣瀰漫,山頭朦朧,眼不見後頭雄偉壯觀的黑色奇萊山連峰。
(16:11)
開始下坡,1.6K處有一方水塘,在步道左側,池水褐黃混濁。
(16:13)
雲層稍黑,卻微露亮光。看過北峰的紅毛杜鵑,草原上雖也有杜鵑,我的目光卻凝望在那片起伏有緻的草原上。
轉為上坡。少了艷陽,霧裡的草原,顯得脫俗清幽;缺了人群,蜿蜒的步道,格外寧靜而致遠。
步道下方的山凹處,蓄積雨水而形成大水塘。
(16:18)
行至1.8K的小山頭,前方路遙漫漫,未知盡頭,納悶小奇萊步道的終點到底在哪裡?上網查詢,太魯閣國家公園的介紹,小奇萊步道全長1350公尺,莫非已走過頭了,正往奇萊山的方向前進中,看來該回程了,算算時間剛好可趕上吃晚餐的時間。
回程中,上坡的步道已沒入雲霧中。
(16:31)
再次回到冷杉林前的休息區,或許這裡就是小奇萊步道的終點吧!
(16:34)
拉繩陡降,山徑太滑了,步步為營,急躁不得。
一路馬不停蹄,感覺雨就要下了,才出冷杉林,急雨驟到,趕緊穿上雨衣,順著東峰東側邊坡走回山莊。
(17:06)
回到登山口,雨又停了,這裡立了兩塊警示牌,提醒登山客特別注意山區的地形與危險。
後記:
1. 小奇萊步道行,遇不到10個人,極為冷清。不過,這種泥濘的路況,雖非艱辛難走,除非是要進入奇萊山的山友,否則,一般遊客還是少進入為妙。
2. 合歡山諸峰登頂步道,均少有遮蔭,夏日要享受沁涼的山林,這條步道應是首選,可惜,今日來的時機不對,雨後泥濘難行,真的不適合雨天健行。
3. 前往奇萊主峰和北峰需申請入山證,若只是走走小奇萊步道,則不用申請。
4. 小奇萊步道終點處有一小奇萊山,因雲霧視野不佳,而錯過了。
5. 滑雪山莊到松雪樓還要走一段步道,這段步道一路上坡,走來還挺累人的。
我的足跡:
GOOGLE地圖: